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9日電 (劉鵬 孫愛)“女的要經濟獨立,要不在家就沒地位,我在車間工作,離家近,照顧家里也方便,收入也穩定,每月可達到2000多元的收入,實現了務工顧家兩不誤,心里也踏實多了”。談起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廣元市青川縣涼水鎮躍進村張蘭很是滿意。
張蘭是躍進村人,曾經是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僅靠丈夫在縣城打工養家,家中就她獨自在家帶娃,平時收入就是靠種地、賣菜,2019年經過躍進村村書記的介紹來到家門口的就業幫扶車間,成為這個扶貧車間的受益者。
扶貧車間里的工人大都是來自本村及周邊村的留守婦女,隨著訂單量大幅度增加,經營效益也逐漸穩步提高。也為周邊110多名群眾提供了在家門口穩定就業的機會。既能在家門口掙到錢,還不耽誤照顧家庭,對于周邊村莊的婦女來說,這是一份非常合適的工作。
據了解,就業車間項目總投資320萬元,涼水鎮自籌資金50萬元,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補助資金70萬元,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籌資200萬元,改擴建車間總占地面積3200余平方米,設有培訓及生產廠房800余平方米,生活區600平方米,配備有80臺不同型號和用途的縫紉機、模板打樣機、數控切割機、蒸汽掛燙機等機器設備用于實際教學和生產,能同時容納80余名學員從事培訓或生產。
為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躍進村扶貧車間積極從培訓向實訓轉變,全力承接訂單生產,帶動更多的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地就近就業,探索出了一條“車間駐村、居家就業、群眾脫貧”的發展路子。目前,開展服裝技能培訓5期,培訓人員95人,其中到浙江務工3人,其他地區就業35人,本地就業57人。
同時,涼水鎮基層婦聯發揮好婦女群眾的紐帶作用,引導周邊婦女群眾到扶貧車間就近就地務工,助力鄉村振興,織里鎮和涼水鎮同心同向、攜手奮進,“就業幫扶車間”為更多的村民在家門口實現高質量就業,提高婦女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鎮黨委政府將持續深化東西部協作,進一步在產業鞏固提升上做文章,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產業支撐。”涼水鎮黨委書記周偉表示,將進一步規范車間管理,多機制提供后勤保障,激發員工工作信心和內生動力,同時繼續拓展銷售市場和拓寬銷售渠道,帶動村集體經濟持續穩定增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