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9日電 (鄒蕾)12月8日,內江市“網絡安全大講堂”走進資中縣,圍繞網絡安全建設、網絡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網絡安全應急處置等內容,為當地各級政府部門的百余名干部職工“傳經授道”。
培訓現場,講師們談經驗、講方法;學員們認真聆聽、做筆記,學習氛圍濃厚。每一頁課件,都展示了滿滿的“干貨”。

“加了老師的微信,可以看看他分享到朋友圈中關于網絡安全應急處置的案例和對策,遇到網絡安全突發事件還可以及時咨詢,這有利于開展日常辦公、數據和設備管理等工作……”課后,資中縣公安局政治處民警吳向陽主動留下了講師的聯系方式。入職4年來,他因為工作的關系,多次參加內江市網絡安全知識培訓活動。他表示,通過活動,既能在現場與同行相互交流,共同學習成長,又提升了自己的網絡安全意識和相關業務水平。
吳向陽的感受是內江市舉辦“網絡安全大講堂”取得積極成效的寫照。為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增強社會網絡安全意識,提升全民網絡安全素質,今年5月,內江市啟動“百場千村萬戶”網絡安全進基層活動,打通了一條網絡安全宣傳新路徑。
形式多:群眾參與度明顯增強
“‘網絡安全大講堂’只是‘百場千村萬戶’網絡安全進基層活動的形式之一。”內江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活動由內江市委網信辦牽頭,凝聚各級黨委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積極開展各類網絡安全宣傳活動。
此前,內江市2021年國家網絡安全周個人信息保護日主題活動在東興區和平廣場及市中區江城花園廣場同步開展。
“身份證復印件上要寫明用途,別輕易點擊陌生鏈接,也不要亂扔快遞單、車票、購物小票等含有個人信息的單據……”活動中,志愿者組成宣傳小分隊,在各自宣傳陣地懸掛橫幅、搭建咨詢服務臺,并分發宣傳資料、開展有獎競答,耐心細致地向過往群眾講解保護個人隱私的技巧與方法。
現場氣氛熱烈,今年62歲的退休市民李光福一邊認真審題,一邊翻閱手中的資料查找答案。通過答題、看資料,他學到了很多防詐騙知識。
“近年來,群眾的參與度明顯增強。”作為“網絡安全大講堂”的講師之一,唐南燦在全市累計授課20余場。他說,每次課后都有許多學員主動加微信留電話,向他咨詢各類網絡安全問題。

事實上,為進一步提升網絡安全知曉率,內江市以形式豐富的活動為重要抓手,除了創建舉辦網絡安全講堂、組織開展國家網絡安全周活動外,還結合建黨100周年“我與祖國共奮進”主題電影放映活動,組織開展網絡安全紀錄片輪播,大力普及網絡安全知識。
范圍廣:宣傳活動實現“全覆蓋”
內江市精心打造網絡安全宣傳新路徑,不僅在于豐富活動形式,更在宣傳廣度和深度上發力,實現網絡安全知識、社會領域、受眾群體、參與對象“全覆蓋”。
“百場千村萬戶”網絡安全進基層活動從實際出發,宣傳對象涵蓋國家公職人員、工人、農民、學生、務工人員等社會群體,宣傳范圍囊括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鄉鎮、社區、農村、學校、醫院、群團組織等。與此同時,全市將“專業化”培訓與“常態化”宣傳相結合,培訓內容涉及法律法規和領導論述闡釋、公民個人信息保護、反電信詐騙防范、典型案件分析、突發事件處置、網絡安全知識普及等涉及網絡安全領域的各個方面。
內江市委網信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百場千村萬戶”意為開展百場宣講、覆蓋千村地域、影響萬戶受眾,此活動在今年已進入尾聲,但網絡安全宣傳工作將持續開展,旨在全社會營造出“人人學網,人人懂網,人人安全用網”的濃厚氛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