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14日電 (歐歡 楊雪)“該案主要違紀事實不清、證據不足,不符合受理條件,請重新審查……”日前,遂寧市安居區石洞鎮紀委工作人員將袁某案件移送至安居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進行形式審核時,案件審理室工作人員直指問題。
按照反饋意見,石洞鎮紀委迅速對該案存在的問題進行修改完善,再次形式審核后,審理室按照相關規定受理了該案件,并對袁某案在程序手續、事實證據、定性及處理建議等方面進行了初步審核、形成補證建議,經分管領導審批后反饋至石洞鎮紀委補充完善證據資料。
“送審案子可謂‘一波三折’,確實讓人頭疼,但是在充分溝通后,弄清楚問題出在哪里,整改起來更有針對性,以后在案件辦理過程中會盡量規避類似問題,工作開展起來也會更加順暢。”石洞鎮紀委書記梁芳說,這種既指出問題又提供針對性整改意見的工作方式,切實提升了鄉鎮辦案規范化水平。
梁芳口中所說的“工作方式”是指安居區紀委監委積極推行的“鄉案縣審”直接審理、評查評分通報和人才庫動態更新工作機制。通過采取審理質量全流程管控的方式,緊盯關鍵環節,嚴把自審、預審、審理三道關口,有效破解了審理力量不足、審理水平不高等問題,為進一步規范鄉鎮案件審理,夯實基層紀檢監察工作基礎,推動案件審理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此前,由于鄉鎮辦案人手不足,查辦案件采取自辦自審模式,存在‘查審不分’風險;同時,因為鄉鎮審理人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案件審理普遍存在程序不規范、定性不準確、處理不恰當等突出問題。”提起“鄉案縣審”工作機制的緣由,安居區紀委監委案件審理室主任彭書蕙頗有感觸。
實際工作中,為理順案件審查與審理關系,幫助基層紀檢監察組織改善工作方式,提高辦案質量。安居區紀委監委制作發放了鄉鎮執紀執法工作文書模板,進一步明確標準要求和注意事項,要求鄉鎮紀委在案件移送審理之前嚴格開展自查自糾,進行查漏補缺。同時,依托片區協作機制,由聯系紀檢監察室對鄉鎮查辦案件的規范性、完整性開展預審,并指導其補充完善。
“在鄉鎮自查自糾和移送審理之間增加一道聯系紀檢監察室預審的關口,對鄉鎮辦案業務開展一對一指導,不僅保障案件辦理及送審質量,還能在答疑解惑中實現教學相長。”安居區紀委監委第六紀檢監察室負責人坦言,現在每參與一個案件的審核,都會有新的收獲。
“案件審理既要堅守職責定位,強化監督制約,敢于說“不”,又要積極溝通配合,強化指導力度,善于說“行”,為鄉鎮案件質量提升出謀劃策。”安居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鄉案縣審”中,安居區紀委監委將始終堅持“一案三審”“審評”同步、定期通報等工作機制,深化評查結果運用,不斷減少案件質量“雷區”,守牢案件質量底線。
據悉,“鄉案縣審”工作開展以來,安居區紀委監委聯系紀檢監察室指導鄉鎮案件42件,指出問題81個,移送審理22件,案件審理室制發補證建議7類212條,印發《安居區“鄉案縣審”案件常見質量問題與規范指引》(第一期)50余份,助力破解鄉鎮案件質量不高難題,切實提升全區案件辦理質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