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4日電 (江一華 陳春林)“大姐,不好意思,因為疫情原因我原定于本月的生日宴取消,改天我們再聚!”這是德陽市旌陽區和新鎮福興村村紀檢委員上門勸說后,該村張大哥積極配合,一一打電話告知親友取消原定的生日宴。
“以前,我們在開展紀檢監察工作時,經常出現人手不夠、工作推進緩慢等現象,現在村級紀檢(委)員的配備以及紀檢專職干部的明確,為我們高質量開展紀檢監察工作提供了充足的‘人手’。”和新鎮紀委書記覃爽說。

據了解,旌陽區紀委監委抓住鎮村換屆契機,按照“兩專三兼”要求督促全區11個鎮(街道)配齊配強紀(工)委書記、副書記及委員,143個村(社區)配齊紀檢委員(紀委書記),全部納入村(社區)常職干部管理,并通過法定程序實現了村(社區)黨組織副書記(委員)、紀檢委員(紀委書記)、監委會主任、監察工作信息員“一肩挑”,切實規范鄉鎮紀檢監察組織設置,真正形成了高效聯動的基層監督執紀體系。
“我們嚴格按照上級文件精神,選任對村級事務關心、掌握村情、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年輕干部擔任紀檢委員和監委會成員,實現全鎮原監委會成員50歲以上的占比從90%降至9.5%,更加貼合新時代紀檢監察干部的要求。”柏隆鎮紀委書記芮佩軍說,該鎮紀委有效整合鎮、村兩級監督力量,將7個村(社區)劃分為3個監督片區,由鎮紀檢委員、辦(中心)工作人員和村級紀檢組織成員為監督小組。鎮紀委統籌協調,定期發布監督內容和監督重點,開展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有效解決不會、不敢、不善監督的問題,切實提升“末梢監督”能力。

與此同時,為進一步提升基層紀檢監察干部的履職能力水平,旌陽區紀委監委建立常態化“實戰輪訓”機制,與“青藍工程”干部培養模式有機結合,每年選派全區11個鎮(街道)紀檢監察干部到區紀委監委機關或審查調查專案組進行為期一季度的跟班學習、跟案實踐,對基層紀委工作人員進行全覆蓋“實戰輪訓”。
“紀檢監察工作是一項專業性、規范性、政治性極強的綜合性工作,通過到區紀委參加跟班學習,我的思想得到進一步錘煉,專業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我很好地克服了本領恐慌。”孝泉鎮紀委副書記吳曉慶說。
此外,旌陽區紀委監委還針對村級紀檢委員職責不明、履職不清等問題,要求鎮(街道)紀委(工)委建立完善村級監委會履職制度、集體議事制度、村務監督制度等工作制度機制,聚焦惠農惠民政策執行、“三資”管理使用、村干部作風建設、村級項目建設等工作制定監督清單,切實提高村級紀檢組織監督實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