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5日電 (吳平華 劉倩 楊均梅)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是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也是守護好中華文明搖籃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在努力讓黃金水道發揮出黃金效益的同時,宜賓市敘州區樹牢上游意識,緊盯重點區域、重點環節,扎實做好治污、減排和生態修復等重點任務,全力守護一江清水。
打響碧水保衛戰國、省考核斷面優良率100%

據悉,宜賓敘州區目前有8個國、省考核斷面,優良率均為100%。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敘州區齊抓共管、標本兼治,堅決打贏碧水保衛戰的信心。
近年來,敘州區農業農村部門以促進土壤質量和水質改善為核心,持續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一組數據可以佐證:一是嚴格屠宰場污染管控,加快推進屠宰場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全面摸排設計存欄10個豬單位以上養殖場(戶)14428戶,發現、整改環保問題1255個。完成340家畜禽規模養殖場網上環評登記備案、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評估驗收及糞污資源化利用網上備案,實現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100%。關閉搬遷禁養區畜禽規模養殖場1個。二是因地制宜開展農村戶用廁所改造。截至目前,敘州區完成了2021年農村“廁所革命”整體推進示范村項目4647戶,累計22291戶,項目村廁所糞污基本得到無害化處理或資源化利用。
除此之外,做好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也是敘州區切實守護好一江清水的重要舉措。
觀音鎮污水處理廠位于觀音鎮群眾村侯家社,走進污水處理廠,映入眼簾的白色棚區便是此次提標改造項目的核心,分別為一體化生化池及深度處理單元。
“通過提標改造以后,污水處理采用的是‘A2O’工藝,出水能夠達到‘DB51’標準,也就是說處理后的污水能夠直接用于農田灌溉和市政用水。”觀音鎮污水處理廠廠長張治祥介紹。
據了解,該污水處理廠的主要服務范圍為觀音鎮場鎮,占地面積約10.48畝,污水處理廠總規模為5000m3/d。
目前,敘州區已建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站)37處,包括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3處、鄉鎮污水處理廠(站)34處,總處理規模16.46萬噸每日,其中城區14.5萬噸每日(南岸污水處理廠10萬噸每天)、鄉鎮1.96萬噸每日。
為更好改善水環境質量,科學服務流域治理,2020年底,敘州區境內長江、岷江、金沙江、越溪河、南廣河等主要流域實現水質自動監測網絡全覆蓋。
“一共有9個水質自動監測站,每4小時監測一次,監測數據會實時傳輸到平臺進行統計分析和水質評價,為水環境治理和水質提升工作提供科學依據,實現水環境全面精準治理。”敘州生態環境監測站相關負責人介紹。
保護長江流域生態合力守護“十年禁漁”

回看近年來敘州區發展,保護好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貫穿始終。2021年1月1日0時起,“長江十年禁漁”正式實行。敘州區建立健全農業農村、公安、交通、水利和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執法工作機制,于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開展了“護漁百日聯合執法行動”。該行動期間,全區相關部門聯合實施水上打、陸上管、市場查的執法監管網絡,加大對“三無”船舶、電毒炸、“絕戶網”的打擊力度,做到“發現一起、舉報一起、查處一起”。
“我們重點檢查禁漁期是否存在非法捕撈等違法行為,將現場查獲的釣魚工具予以收繳,勸離沿河游釣的市民,并向他們宣傳禁漁期的相關法律法規。”漁政執法人員徐智告訴記者。
除了漁政執法人員的值守,區農業農村局還聘請了16名巡護人員,確保每天在責任河段巡查24小時不間斷。
據了解,敘州區境內有大小河流300余條。其中,長江、金沙江、岷江等5條河流屬于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常年禁漁區;其余禁漁區域的禁漁期為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為期4個月。
在多部門的日常巡護、監督問診等合力“守護”下,敘州區境內的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任務已全面落實,長江生態綜合治理修復成效明顯。
除了禁漁工作,為合力“守護”敘州區境內流域,6月6日,第8個全國“放魚日”,“養護水生生物建設美麗中國”2022年全國“放魚日”四川省增殖放流活動在敘州區大河扁碼頭舉行,共流放魚類苗近88萬余尾,包括長江鱘、胭脂魚、巖原鯉、長薄鰍、長吻鮠、厚頜魴、白甲魚、中華倒刺䰾等共12個品種。
近年來,宜賓全面落實長江十年禁漁計劃,持續開展天然水域人工增殖放流等舉措,已累積放流各種魚類1244萬尾,進一步保護了長江水生生物的多樣性。
修復改善生態環境打造三江最美岸線
近些年來,宜賓三江口長江公園正成為市民打卡、拍照的好去處。
“我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宜賓人,明顯感到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市民劉國彬已近古稀,從小在長江邊長大,對于三江岸線的變化感受深刻。
宜賓市三江口區域位于金沙江、岷江匯流的長江零公里起點位置,此前亂搭亂建現象嚴重。通過拆除破舊房屋、取締違規碼頭和餐飲躉船、建設污水管網、設置親水步道、合理配置園林綠化等措施,該區域基礎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打造后的長江公園綠化面積約670畝,綠地率約61%,臨江建有4.6公里的親水線、臨水線,生態環境得到良好修復和恢復。
“下一步,我們將加快長江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建設,持續推進生態修復和污染治理。”敘州區住建局副局長胡明濱表示。
除了對生態環境進行修護,敘州區南岸街道還以“萬里長江第一社區”下渡口社區為主陣地,于2021年成立了三江志愿管護隊,守護下渡口社區轄區內10.37公里的金沙江、長江河段安全。
“成立管護隊,是為了整合更多力量共同參與河長制。管護隊設立了常態化巡查組、環境問題處置組、安全問題處置組、禁漁問題處置組、志愿者活動宣傳組等。”社區工作人員鐘蘊馨介紹,她所在的環境問題處置組,每周至少開展4次臨江巡查,主要針對長江入河排污口、臨江堡坎滲水等進行重點查看,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對于不能處理的情況由社區處置組對接街道河長辦、環保辦、城管執法大隊等部門處理或協調區級相關部門處理,各組協同配合,全力守護一江清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