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7日電(黃進喜) 四川省市黨代會提出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新時期農村工作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近年來,崇州市懷遠鎮富強村在懷遠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立足土地資源優勢,突出地域特色,不斷創新集體經濟發展模式,使村集體經濟收入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目前,富強村集體經濟收入為3萬元,預計年底可達到10萬元。
培強“領頭雁”,厚植發展根基。建立發展村集體經濟目標管理責任體系,實行書記主要抓、班子成員包干抓、各村民小組長協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書記+村干部+村民小組長”的分組模式,由每個工作組盯抓一個發展項目,年初交任務,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村級集體經濟良好格局。村黨支部牽頭興辦農業合作社3家、家庭農場13家,充分利用集體土地,通過集體自辦、招商引資、能人領辦、入股聯營等形式,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項目。
種好“增收田”,打響特色品牌。富強村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資源總面積7.8平方公里,其中承包地1621畝,人均耕地1.37畝,依托已注冊的毗盧云頂茶、富強魔芋、汾州烏梅三大系列集體經濟品牌,以烏梅觀光、采摘、體驗,打造千畝烏梅風情園,大力推進枇杷茶產業發展,已完成標準枇杷茶基地300畝,原生態茶園100畝。大力建設農村電商、農村產權交易、“農貸通”“三站合一”線上平臺,通過直播帶貨、線上促銷活動助農增收,截至目前,已銷售枇杷茶、富強魔芋、汾州烏梅等特色農產品3萬余單,交易額10萬余元。
找準“好路子”,培育增收項目。富強村連續十年舉辦“年豬文化節”,通過“豬王”爭霸賽、愛心拍賣、網紅直播等活動,培育“文化+旅游+公益+美食”特色品牌,自2012年活動開設以來,共接待游客10萬余人,帶領群眾增收500余萬。依托“毗盧寺”林盤開發治理項目,深入挖掘并塑造茶馬古道文化,建設有“一碗水茶馬古道”景觀場景,同時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為居民提供更優越的生活休閑環境,下一步,富強村將依托李家巖庫區位優勢,在富強村山頂搭建一座高約8米,寬12米的三層毗盧寺云頂觀景平臺,大力發展生態綠色旅游產業,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算好“收益賬”,激發后勁活力。明確分配范圍,依據村集體收益情況,40%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滾動資金,40%用于村民分紅,10%用于基層黨組織運行經費,5%用于村干部創收獎勵,5%用于村內公益事業發展,收益較多年份控制分配額度并將20%結轉下年使用。村集體經濟收益分配管理嚴格依照村級財務管理規定執行,收益分配方案由村黨組織提出,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進行,實行陽光操作,廣泛接受群眾監督。
勵精圖治謀發展,砥礪前行譜新篇。下一步,懷遠鎮將繼續發揮優勢、深挖潛力,努力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與群眾增收致富齊頭并進,為建設和諧富裕新農村做出更大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