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8月3日電 加強和完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是廣大消費者的熱切期望,也是銀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職責義務所在。正確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核心內涵,自上而下貫徹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是銀行業服務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扎根四川十五年來,恒豐銀行成都分行始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開展一系列金融知識宣教活動,走進社區及校園,面向兒童、老人、新市民等社會各個群體。
社區嘉年華,“恒”護千萬家

“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事才能穩定”“涉及人民利益的大量決策和工作,主要發生在基層”……社區是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社區治理要從精細處入手,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需。
入川十五載,恒豐銀行成都分行一直致力于探索多元化的金融知識普及路徑。其中,社區一直是備受關注的普及場景。值得注意的是,5月以來,恒豐銀行成都分行與四川廣播電視臺多次聯合舉辦《金融知識進社區——社區嘉年華》活動,旨在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社區文化建設活動,將金融知識以更加接地氣的形態,觸達、滲透和影響更多的人,也喚起更多的社會公眾對金融知識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關注,讓廣大群眾真正擁有保護自身金融消費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節目內容豐富,表演精彩紛呈,居民觀眾也熱情高漲、積極參與,每一次的“社區嘉年華”在不同社區開展,卻收獲同樣的效果。通過互動小游戲、金融知識問答在不知不覺間學到了金融知識,居民們紛紛點贊。
醒醒水下肚,金融疑難無

高收益“以房養老”能信嗎?逾期征信記錄能花錢修復嗎?“刷單返利”是份好兼職嗎?“朋友”來借信用卡怎么辦?……這些常見的金融問題在何處能尋得答案?恒豐銀行成都分行出品的“金融知識醒醒水”可快速答疑解惑。
今年,由四川省銀行業協會指導,恒豐銀行成都分行主辦的金融知識“醒醒水”消費者權益保護公益活動正式啟動。這是恒豐銀行成都分行“小藍盾計劃”2.0版,面向全年齡段受眾,將涉及養老、征信、反詐、銀行卡等領域的金融知識標語印在飲用水瓶身,讓金融知識“隨手可得”。此外,恒豐銀行成都分行還聯合了社會各界人士,包括網紅博主、知名電臺節目主持人、青年藝術家、企業高管等,為本次活動拍攝公益海報,替金融消費者發聲。同時,恒豐銀行成都分行還舉辦了金融知識互動小游戲,推出新一季《守護寶典》,多種舉措并行,對各類金融疑難和“障眼陷阱”抽絲剝繭。
守住養老錢,金暖銀發族
以“包治百病”為幌子,用保健品欺詐老人;把“免費饋贈”當誘餌,獲取老年群體信任;畫“投資升值”為餡餅,誘導老年人非法集資……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不法分子憑借層出不窮的花招挖陷阱、設騙局,給老年群體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和身心傷害。
為維護老年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全力守護好老年人的“錢袋子”,恒豐銀行成都分行、恒豐銀行重慶分行近日聯合開展了“守住養老錢,金暖銀發族”云端聯線直播活動。直播過程中,既有生動的案例呈現,又含豐富的養生知識講解,更有特邀嘉賓成都市高新區分局芳草街派出所副所長的“反詐”經驗分享,活動在線觀看267萬人次,反響熱烈。讓老年人舒心,成都分行一直在用心。“銀色柜臺”“綠色通道”“上門服務”“手機銀行適老版”等適老化服務不斷在創新,每一項舉措都帶著熱騰騰的恒豐溫度。
織密防護網,伴小苗成長
未成年人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可金融詐騙不法分子的“魔爪”在伸向未成年群體時卻毫不留情。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是全社會的責任。
成都師范銀都小學、成都新城社區托管服務中心、樂山市劍鋒小學、南充市白塔中學……有孩子在的地方,總能看到恒豐人進行金融知識宣講、法律普及的身影。在每一場“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中,成都分行的宣傳小隊都堅持避免填鴨式教育,而是結合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特點,制定多樣化宣傳方式。一堂堂別開生面的金融課堂,在幫助少年兒童獲得基礎性金融知識的同時,增強了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識、法治觀念,在課堂上營造出濃厚的法治學習氛圍。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在金融知識宣教和法律普及的漫漫長路上,恒豐銀行將一如既往地履行國有企業擔當,高度重視金融消費者權益,積極踐行社會責任,推動金融市場和行業健康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