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綿竹:3000余臺機械助力冬小麥高效播種
2023年11月08日 15:1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8日電 (張娟 牟文)眼下,正值冬小麥播種的關鍵時期,綿竹市3000余臺農業機械來回穿梭在田間地頭,助力冬小麥高效播種,為來年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11月7日,在綿竹市鑫順鑫農機專業合作社,兩名工人將備好的冬小麥種子、肥料一起放進播種機,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農機手在田間來回作業,一次性完成旋耕、碎土、開溝、施肥、播種和鎮壓等多道工序,達到省工、節本、增效的目的。“我們承包了700余畝土地栽種冬小麥,種子和肥料都選的優質產品,畝產在700公斤左右。”該合作社負責人周先菊說,現在2臺播種機同時作業,每天能播種160余畝,幾天時間就能播種完成,希望來年有個好收成。

 播種機正在播種。 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播種機正在播種。 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為了搶抓晴好天氣,提高秋播效率,作業現場還有無人機協助,田間地頭熱鬧非常。“航向設置完成,準備起飛。”只見在合作社成員史學偉嫻熟的操作下,一架裝有小麥種子的無人機緩緩升空,種子均勻地灑落在田間,3分鐘便完成了一畝田的播種任務。

  “無人機一天可播種小麥300畝左右,和傳統的人工播種方式相比,省時省工省力,大大節約了農機和人力成本。”據史學偉介紹,使用無人機播種,能夠精確控制每畝地的用種量,保證播種質量,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無人機播種。 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無人機播種。 綿竹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年來,農業機械已經成為綿竹秋收秋播的主力軍。綿竹在大力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的同時,也在有力提升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讓種植戶省心又省力。

  在漢旺鎮川木村17組,來自綿竹市華亮農機專業合作社的農機手們正駕駛著4臺播種機輪番作業,一粒粒麥種隨著播種機的翻動被播撒進土里,孕育著來年豐收的希望。該合作社負責人劉亮介紹,從10月底開始,播種機每天都在田間作業,為種糧大戶提供播種服務。

  “經過多年推廣發展,綿竹冬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率已超過95%。全市現有各種社會化服務組織130余家,擁有各類機械3000余臺,覆蓋冬小麥生產各個環節。”綿竹市農業農村局農機推廣站副站長付俊說,一些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還將托管服務由“耕、種、管、收”等“產中”環節不斷向“產前”“產后”延伸,拓展農資直購、技術指導、糧食銷售、訂單回收、代烘代儲等服務,讓“誰來種地”“怎么種地”“如何種好地”等難題有了“新的解答”。

  當前,綿竹27萬畝冬小麥播種進度正按計劃有序推進,綿竹市農業農村局圍繞冬小麥的良種選擇、精量播種、科學管理等開展全過程、跟蹤式線上線下技術指導服務,為來年糧食豐產豐收打好基礎。同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圍繞“穩面積、增產量、提質量”目標,持續推進小麥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機械化作業,促進糧食生產節本增效,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一级无吗 |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 中文字幕一本到在线网站 | 天天久久久精品精品 | 亚洲另类色区欧美日韩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