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9日電 (冉金鷺)9日,廣元市首屆民間文藝展演大賽暨頒獎儀式在朝天區曾家山體育公園舉行,全市7個縣區的優秀民間文藝團隊用富有本土風情的演繹將文化家底搬上舞臺,為廣大群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民俗文化盛宴。
本次活動以“藝展大蜀道 康養曾家山”為主題,以鄉村振興文化振興為大背景,充分挖掘民間文化資源,以民間文藝為主旋律,以人民大眾為主角色,通過同臺競演的方式,參賽隊伍動情演繹傳統文化精髓,積極弘揚廣元地區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

《麻柳俏繡娘》《剪出幸福來》《川北薅草鑼鼓》《打龍鼓》《送絲蠶》……展演現場,國家級非遺麻柳刺繡、白花石刻、川北鑼鼓、雜技、剪紙等紛紛亮相,獨具地方特色的生動演繹將現場氣氛一次次推向高潮,現場掌聲不斷。

精彩的表演充分展示了各個縣區的傳統文化、民俗風情、鄉村面貌和特色美景,也勾勒出一幅幅文化興、產業強、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文化振興的魅力畫卷。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8名。
“《打龍鼓》在展演中獲得了一等獎,我非常高興也非常自豪,自豪我們優秀的朝天民俗文化走出了大山,走向了大舞臺,得到了專家、同行和觀眾的認可。”廣元市朝天區文化館館長、朝天民間文藝展演領隊劉興志介紹,《打龍鼓》是根據省級非遺“李家鑼鼓”提煉進行創作的,表達了勞動人民祈求豐收,祈求平安幸福、國泰民安的愿望。該區將繼續挖掘、整理本地優秀的民俗文化、特色文化,進行進一步的創作、表演,積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我特別喜歡朝天區的《打龍鼓》和蒼溪縣的《送絲蠶》,生動再現了我們老百姓的生活情境。通過觀看表演,我對廣元的民間技藝、風俗人情也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貼近生活而又富有地方傳統文藝特色的演藝,讓李家鎮的群眾嚴永珍感慨不已,她說,這些節目既傳承發揚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又展現了新時代新農村的新風貌;既是藝術的盛會,更是百姓的歡樂舞臺。
近年來,廣元市朝天區搶抓鄉村文化振興發展機遇,扎實做好兩項改革“后半篇”文章,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發展民間文藝,大幅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持續開展送文藝下基層、送電影到農家、送文化進萬家等系列文化文藝活動;成功創建天府旅游名縣,正在全力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先后舉(承)辦大蜀道國際文化旅游節、美麗中國·田園博覽會、全省片區中心鄉鎮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工作推進會等重大文旅節會活動;常態開展知客輕騎兵巡演、廣場舞大賽、中國曾家山公路自行車賽和即將舉辦的中國曾家山萬人八段錦集中展演活動等群眾文化體育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干部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鄉村文化振興的火熱實踐中開創了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