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2日電 11月11日,2023年度成都公園城市野生動植物保護青少年論壇在成都成師附小華潤分校舉行,成都青少年公眾科學家培育計劃以及“愛成都·迎大運”珍愛自然系列作品征集活動優秀代表參加了論壇,并現場分享了精彩的自然觀察和研究案例。

活動現場,來自成都金沙小學胡銘笑和劉岸鑫、東城根街小學張晨灃、鹽道街小學謝濡謙組成的調查團隊,分享了團隊經數個月的野外調查,初步掌握了成都市目前兩爬異寵種類組成,分析了兩爬異寵所帶來的問題,并進一步調查了隨意放生外來物種所帶來的危害。而來自四川天府新區麓湖小學田晉川、諭亭小學毗河校區張星六、成都青羊實驗中學附屬小學闕羽瞳、四川大學附屬實驗小學張弘毅團隊,通過實地調查,讓大家認識了生活在周邊的蛙類以及它們的棲息環境情況。此外,成都市泡桐樹中學李路加和葛博遠、成都市龍江路小學分校魏央云羲組成的調查團隊,讓大家認識了貓頭鷹家族中的一位新朋友,他們通過對長耳鸮食性的掌握,了解到貓頭鷹對控制鼠類的作用。

論壇互動環節,大家踴躍提問,臺上臺下互動有序。通過孩子們精彩的講述和討論,呈現了成都這座公園城市精彩紛呈的自然世界,讓公眾深刻了解了建設公園城市所帶來的改變。“建設公園城市,關乎每一位市民的生活,野生動植物保護也是助力公園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成都市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何與身邊的野生動植物和諧共處,如何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守護公園城市建設成果,我們每個人都應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成都市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承辦,主題內容涉獵廣泛,內容具備一定研究深度。一些調查團隊通過貓頭鷹食丸和糞便分析了它們的食性,一些團隊則通過夜間觀察等手段,調查了成都市公園蛙類種類與分布,還有的團隊通過認真觀察圈養小熊貓采食行為,聚焦公園柳樹蟲蛀現象,通過不同視角,向大家揭示了公園城市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