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2日電 近日,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順利完成一例經皮內鏡下胃造瘺手術(簡稱PEG手術),這次手術的順利實施,為因食道梗阻不能進食的患者搭建了一條生命通道,也標志著該院消化內鏡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
已年過七旬的童先生是一名肺癌術后患者,日前,術后1年的他卻出現吞咽困難,基本不能進食。為提高生活質量,老人在家屬的陪伴下來到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就診,經醫院檢查發現為肺癌術后復發伴縱隔轉移,縱隔包塊壓迫食管導致進行性吞咽梗阻,胃鏡檢查提示食道中段外壓性狹窄,這種情況下患者無法正常經口進食。
為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確保營養供給,消化內科主任陳霞帶領科室團隊認真研判患者情況后得出了初步治療方案,“因老人家原發腫瘤病變已無進一步治療指征,目前治療主要是解決患者營養問題,鑒于患者胃腸道功能正常,腸內營養仍是目前最好的選擇!标愊颊f,“但如何解決患者的腸內營養通路問題呢?目前只有進行胃造瘺術!
然而,患者家屬考慮到患者年齡較大,如果采用外科手術方式,患者需要在全身麻醉后,在腹腔鏡下切開胃壁再安置造瘺管,雖然也是微創,但需要全麻,且手術時間長、恢復也相對較慢。鑒于患者的實際情況,陳霞團隊決定為患者實施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這種手術相對于外科胃造瘺術,屬于微創手術,只需要在局麻情況下,在患者腹部打一個小孔,配合胃鏡就可以完成,操作快捷,恢復快,患者術后第二天便可恢復腸內營養,相比外科治療,這種方式更適合童先生的情況。
11月8日,醫護團隊成功為童先生實施了“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整個手術從開始到結束就十分鐘左右,患者術后狀態也十分良好,次日便已進食,無任何不適,徹底解決了困擾患者的進食難題,生存質量明顯改善。
據悉,陳霞團隊為了給消化道疾病患者提供更舒適、更安全的治療,一直致力于新技術、新療法的不斷探索,該例經皮內窺鏡胃造瘺術(PEG)也是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首例在內窺鏡引導下,經腹部皮膚穿刺放置胃造瘺管的手術。
陳霞說:“對那些需要較長時間管飼的患者實施經皮內窺鏡胃造瘺術(PEG),能減少鼻胃管或鼻空腸管置入所引起的并發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與傳統的外科手術相比,PEG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時間短,并發癥少等優點,胃造瘺管可放置1年以上,術后護理也十分方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