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8日電(堯欣雨)28日,由成都高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主辦,成都高新新華學校承辦的成都高新區“活力高新,成長賦能”成長系列講座活動——“校家醫社”研討會暨心理游園活動在成都高新新華學校舉行。成都市高新區德育干部、街道社區、派出所、醫療機構等單位代表,以及家長代表共300余人參與本次活動。
據悉,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的《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成都高新區積極探索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新機制,秉承“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理念,創新構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綜合管理體系,維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都高新新華學校主動作為,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強化“校家醫社”合作育人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新時代心理健康的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和模式創新,不斷研發、完善學校青少年“一體兩翼三保障”心理健教育課程體系建設。

活動現場,成都高新新華學校書記、校長朱祥勇致辭表示,成都高新新華學校正以“雙減”為契機,開拓創新、風起揚帆、破浪前行,繪制多彩育人新藍圖,總體推行“悅納每一個,關注每一個,激勵每一個,成就每一個”的心育發展路徑,構筑“一體兩翼三保障”的心理教育體系,全面落實三層責任工作制度,四位一體的機制保障制度,打造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外“雙環境”,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成就每一個生命的精彩。
成都高新區教育發展中心基礎教育部部長任炯表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是黨中央關心、人民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重大課題。成都高新區正全力營造良好育人環境,整合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推動高新教育高質量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隨后,四川大學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主任醫師李喆做《青少年自傷自殘行為的預防與干預》主題講座,西南大學心理學部副部長、教授馮廷勇做《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分析與家校共育》專題分享,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師柯李做《兒童發展障礙及其診斷與干預》專題分享。

為了創設更開放、包容、理解和支持的論壇環境,活動還組織了圓桌論壇,大家就“校家醫社”如何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再次展開討論。
李喆分享了“有自殺意念或嘗試自殺行為的兒童青少年”的識別及有效干預方法,指出“校家醫社”應協同面對,共同解決;馮廷勇就“校家醫社”協同育人工作的深化和拓展,給予了政策解讀和實施路徑的講解;柯李分享了北京和福建等發達地區多方協同育人的經驗和方法;成都市高新區教育發展中心心理教研員黃李佳分享了高新區在“校家醫社”協同育人方面工作探索及其成效;成都高新新華學校心理教師馮小芳分享了該校在“校家醫社”協同育人方面做的工作嘗試。
隨后,與會老師們就孩子的健康成長,“校家醫社”各方如何共育提出討論。馮廷勇提出要從孩子成長的序列來考慮,從嬰兒期到幼兒期,從兒童期到青春期,要客觀了解各階段孩子的身心狀況,采取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助力孩子正向發展柯李提出要尊重孩子的發展差異,要正確看待孩子的發展階段、發展需求,給予正確的指導和關懷。與會老師與在場專家積極互動,現場氛圍熱烈。

活動當天,成都高新新華學校還組織全校孩子參與了心理游園活動,包括釋放情緒、情緒管理、情緒哈哈鏡等項目。孩子們在十一項積極心理品質活動的參與過程中,體驗到了生命的無限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