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15日電(吳平華 宋林 周輝)近日,四川省衛健委公示了2023年13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次中心名單。簡陽市云龍中心衛生院成功創建為第二批省級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

在簡陽市云龍中心衛生院住院部病房里,醫生正在為病人查看病情。59歲的患者李小兵5年前因食道癌做了手術需要定期復查,過去只能舟車勞頓去上級醫院。但從2023年8月份開始,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李小兵說:“現在我做復查在云龍鎮就可以做了,比以前方便多了。”
這得益于云龍中心衛生院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中取得的成效。近年來,云龍中心衛生院以創建省級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為契機,依托縣域醫共體建設,全面打好“建機制、簡流程、強保障、提能力”組合拳,堅持以“硬件設施+軟件能力”同步建設、基本醫療與基本服務同質提升,多措并舉推進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讓云龍及周邊鎮村近10萬群眾就近獲得優質高效的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建設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是四川省在全國率先提出、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的一項探索,也是四川省依托現有中心鎮和特色鎮衛生院,打造具有二級綜合醫院水平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簡陽市云龍中心衛生院在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建設中,不斷加快特色專科建設,積極從學科人才引進和醫療設施設備配置等方面發力,新增40排螺旋CT、高頻數字醫用X射線機、高頻移動式手術X射線機、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電子胃鏡、雙屏高清腹腔鏡、體外沖擊波碎石機、全自動麻醉機、頸腰椎牽引治療儀等多種先進的急救醫療設備設施,精心培育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婦科、肛腸等科室及專業技術,開展腹腔鏡微創手術等治療檢查,年門診量達10萬余人次,住院量8000余人次,各種手術220臺次。
在醫院的老年醫學科,醫生張權正在為病人診治。該科室是2020年與醫共體總院簡陽市中醫醫院共同建立,主要針對老年患者多病共存的特點,以全科醫學為基礎,采用中西醫結合方式,創立了多學科合作的診療團隊模式,對老年病的診斷、治療、康復、預防以及慢病管理提供特色診療服務,開展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中醫電針治療、老年綜合評估等多項新技術,為老年患者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和醫療服務。2023年7月云龍中心衛生院的老年醫學科被評為“成都市基層醫療機構臨床特色科室”。
硬件提升是基礎,人才建設是關鍵。云龍中心醫院依托對口幫扶單位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和醫共體總院簡陽市中醫醫院,以“名院帶新院”“師帶徒”的形式,量體裁衣,靶向發力,把本院醫生“送出去”,將外面專家“請進來”,不斷提升醫務人員業務能力,培育優質人才,逐步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
簡陽市云龍中心衛生院黨支部書記院長王林說:“我們將建設、開展一些新的項目、科室,擴寬對當地群眾的服務范圍、能力,近期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成都市基層二級乙等醫院的創建,不斷提升我們的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
截至目前,簡陽市已建成簡陽市禾豐中心衛生院、簡陽市云龍中心衛生院、和簡陽市三星中心衛生院3個省級縣域醫療次中心。下一步,簡陽市將加大對鎮金中心衛生院指導、督導力度,組織醫共體牽頭單位,通過學科共建、對口支援等形式幫助提升服務能力,力爭2024年成功創建為省級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讓更多的優質醫療資源“沉”到基層百姓身邊,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服務,不斷提高群眾的健康福祉,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