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9日電 (吳平華 劉倩 劉薪)“市民朋友們在江邊上注意安全,投喂紅嘴鷗的時候離江邊遠一點,一定要注意安全。”每天,長江公園的“網紅”打卡點都會迎來宜賓市公安局敘州區分局長江大道派出所的巡邏民警。他們手持警用喇叭,穿梭在人群中,開展著細致入微的巡邏宣防工作。

作為宜賓主城區派出所,長江大道派出所所轄10個社區,均位于長江“零公里”沿線。其中,長江公園作為熱門打卡地,游客眾多,高峰期人流可達上萬人次,安全隱患不容忽視。為有效應對這一挑戰,派出所不僅利用大廣播、小喇叭等傳統方式深入群眾開展巡護宣傳,還引入了科技力量,操作警用無人機進行高空宣傳勸阻,極大地預防了溺水事件的發生。
“我們經常來這里喂魚,隨時都能看到巡邏的民警。他們會提醒我們一些注意事項,讓我們小心一點。”前來投喂紅嘴鷗的市民李佳麗表示,民警和無人機巡邏讓她和朋友很有安全感。

針對沿江安全形勢,長江大道派出所還在沿江重點地段增設防溺水警示標識,增加救生裝備設備,并積極整合宜賓藍豹應急救援、宜賓市游泳協會及長航公安等力量,形成“巡、護、宣”一體化工作格局。
“看看這個點位,有沒有異常……”在長江大道派出所綜合指揮室,教導員賀燕飛與同事正緊盯屏幕,密切關注著長江公園的實時監控和無人機傳回的實時畫面。“如果我們在巡查的過程中發現異常,比如說發現溺水警情,我們會第一時間通過指揮調度系統,對藍豹救援隊進行指揮調度,讓他們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救援,同時,我們還會調度街面的特巡警和就近的社區民警配合開展處置工作。”
賀燕飛說,該指揮調度系統不僅整合了多方救援力量,實現了對突發事件的快速響應,還能將整個救援及后續處置過程在指揮室大屏幕上實時呈現。
“我們可以在溺水者的左右兩邊高喊,看看他有沒有意識,如果無意識了,我們還要觀察他的呼吸。”作為公益性社會應急救援組織,藍豹應急救援不僅協助長江大道派出所開展救援,還定期到江邊人員聚集點設置技能體驗,現場演示救生設備使用,引導群眾樹立安全意識和增強自我防范能力。
“我看到了他們的專業裝備,學習到了他們的救援知識,然后也體驗了模擬救援的過程,提升了自己的安全意識,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會有一些幫助。”體驗了模擬救援過程的市民盧紅羽說道。
在長江大道派出所精心組織與高效協調下,這種群防群治的模式不僅增強了守護力量的廣度與深度,更為構建平安、和諧、美麗的長江“零公里”沿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2024年‘夏季行動’期間,長江大道派出所與藍豹救援隊、社會志愿者等聯合開展了巡邏宣傳96次,出動人員1500余人次,救助群眾73名,其中找回走失兒童9名,有效勸導危險行為1000余人次。”長江大道派出所所長王小毅介紹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長江大道派出所不僅守護著長江邊上的安寧,還積極踐行“主動服務”理念,探索“生態警務”新模式。2023年,全市首個生態警務室——長江“零公里”生態警務室在南岸街道下渡口社區成立。社區民警兼任生態警長,聯合社區干部發動轄區居民組建了由公安民警、社區干部、網格員、轄區黨員、志愿者等組成的三江志愿管護隊。
據了解,南岸街道下渡口社區全線臨江。以前,這里實行雨污共排。開展長江生態保護后,實行了雨污分排,沿河設置了12個排水口用于雨水排放,污水則通過單獨架設的管道匯入污水處理站。三江志愿管護隊的主要職責是巡查沿河排污、垂釣等情況。
“我們每天早中晚都會進行沿江巡查。如果發現排水口出現污水等問題,我們會立刻向相關部門進行反饋,及時進行處理。”長江大道派出所下渡口社區民警孔凡于表示,除了他們每天的巡護,同時還希望在長江公園游玩的游客或者是游泳愛好者,能夠共同地參與到長江大保護中來。
此外,三江志愿管護隊還深入轄區內沿江商戶,上門宣傳環保知識,引導商戶共同守護長江生態。“顧客點餐的時候,希望你們也提醒顧客,手里的杯子、口袋不要亂扔。”孔凡于耐心地對商戶叮囑道。
守住生命安全和生態安全,才能守住市民幸福指數和城市“顏值”。在長江大道派出所聯合多方力量的默默奉獻和不懈努力下,如今的長江“零公里”沿線呈現出一幅“三江匯流,鷗翔魚躍”的美麗生態畫卷。
“下一步,長江大道派出所將結合轄區地理位置,依托長江起點區域實際,持續推動深根善治,探索生態警務在轄區落地生根,為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持續貢獻公安力量。”長江大道派出所所長王小毅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