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月7日電 (吳平華 劉倩 劉薪)近年來,宜賓敘州區高場鎮依托區域優勢,秉持“產業為先,強鎮富民”的發展理念,投資1251.18萬元精心打造高新社區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該項目通過現代農業體系和旅游景觀建設,打造集現代農業、農耕文化、休閑觀光于一體的農文旅融合基地,有力推動了高場鎮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近日,在位于高場鎮高新社區村的高新食府好耕健康廚房后廚,廚師們正在熟練地進行備菜、烹飪。爐火升騰,一塊塊鴨肉、子姜,在鐵鍋里翻炒、跳躍,鮮香四溢。
“現在我們的師傅正在準備今天中午的午餐,為高新園區的員工提供一個環保安全的就餐環境,讓他們中午能夠吃到安全、健康的食物。”高場鎮高新社區村黨委副書記劉茂蘭介紹道。

據了解,高場鎮高新社區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包括高新社區村城鄉融合現代糧油示范園區項目和高新社區村三產融合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項目,主要包括現代農業體系和旅游景觀建設。作為現代農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廚房”自2024年3月啟動改造提升以來,總投資已達100萬元。目前,經過全新升級打造,高新食府好耕健康廚房、好耕健康廚房餐廳等相繼開業。同時,項目還新建了種養殖基地質量溯源平臺和農旅體驗營銷體系,改造提升后的“健康廚房”憑借其健康、便利、實惠的特點,成為了宜賓高新區內企業員工就餐的首選。
宜賓高新區企業的員工紛紛表示,這里不僅位置方便,而且味道好,食材健康,讓他們吃起來很放心。
除了為園區內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外,“健康廚房”的改造提升還帶動了周邊群眾的就業增收。
“‘健康廚房’的食材一部分來源于我們的蔬菜基地和養殖基地,另外一部分是村民自己種養殖的,我們給予他們技術指導,然后收購,讓他們也能夠賣一個好的價錢。”劉茂蘭告訴我們,“健康廚房”的員工基本上都是周邊的群眾,讓他們能夠在家門口務工,增加一份收入。
“以前我都是在外面做廚師行業,做了很多年,自從高新食府經營以來,在自己家門口也能找到好的工作崗位,工作待遇也挺好的,有6000元到7000元一個月。”高場鎮高新社區村村民李興海開心地說道。
“我現在在家門口都不用出去務工了,每個月有3000元到4000元收入。”高場鎮高新社區村村民李中會表示現在不僅能夠在家門口務工,而且還能夠照顧老人和小孩。
據介紹,高新社區村城鄉融合現代糧油示范園區項目還包括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建設、社會化服務能力建設、耕地坡改梯改造及土壤肥力提升500畝、糧食貯運中心建設等現代農業體系打造,總投資882萬元。項目建成后,將由高新社區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與四川米耕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宜賓市七井農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進行經營管理,采用“保底收益+二次分紅”模式,進一步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我們整個項目運行以后,村集體經濟收入可以增加60余萬元,也能帶動我們的村民搞種養殖,增加他們的收入,人均年收入可以增加500元。”劉茂蘭說道。
在高場鎮高新社區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中,除了高新社區村城鄉融合現代糧油示范園區項目,以旅游景觀建設為主的高新社區村三產融合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項目也在持續推進。該項目總投資369.18萬元,主要包括園林綠化、便民道路修復、生活廣場改造、環境治理、文化氛圍打造等旅游景觀打造,旨在進一步提升園區環境。
“下一步,高場鎮將全面落實區委二屆七次全會精神、區兩會精神,圍繞‘產業為先,強鎮富民’發展定位,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堅決扛牢糧食安全重任,大力推進和美鄉村建設,聚焦提升鎮域經濟活力,結合鎮域經濟規劃,圍繞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思路,深挖存量用地,盤活閑置資產,持續培育特色優勢產業,促進工商資本下鄉,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高場鎮人民政府副鎮長楊磊介紹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