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3日電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DeepSeek等大模型為醫療領域的信息獲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渠道。據了解,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正在積極擁抱這一變革,在應用DeepSeek輔助臨床、科研、教學及患者管理等多個維度,已初見成效。
在肝膽外科,患有肝癌的李先生正在聽取主管醫生的治療意見。李先生患肝癌后到了很多醫院就診,聽了很多治療方案一直下不了決心,這一次到市六醫院肝膽外科就診,終于讓他下了做手術的決心。“以往醫生只是根據我的病史和檢查報告進行治療的分析,但對于后期的康復沒有太多的講解,讓我很擔心。這次六醫院的醫生給我溝通的方案非常詳細,不僅有治療和康復方案,還有同案例對比分析,非常具有說服力。”他激動地說,“這種精準、高效的治療方式,讓我對治療充滿了信心,也讓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患者治療方案的完善,得益于DeepSeek的應用,我們目前主要借助其AI搜索與智能分析能力來進一步優化了臨床決策。”主管醫生李靜說。
臨床實力:精益求精,守護患者健康
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肝膽外科自1983年起成為成都市肝膽外科協作中心,承擔本市肝膽外科疑難病癥的診療工作。科室擁有一支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能夠熟練開展肝切除術、膽道重建術、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等高難度手術。近年來,科室積極推廣腹腔鏡和微創手術,顯著減少了手術創傷和術后恢復時間,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認可。
追求技術的創新成為肝膽外科醫療團隊的共識,“經過反復的嘗試和驗證,我們發現DeepSeek的邏輯分析能力和我們醫生在對病人進行診治的分析邏輯幾乎一模一樣,不一樣的是DeepSeek具備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這一點是我們不具備的,因此我們在DeepSeek上線后不久,就開始借助DeepSeek的AI搜索與智能分析,進一步優化了臨床決策。”該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鄭柳介紹。
鄭柳說,例如在選擇復雜膽管癌根治術方案時,利用 DeepSeek參考國內外膽管癌手術方式、影像學表現和長期生存數據,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手術方案;在胰腺癌術前評估中,結合 DeepSeek檢索的腫瘤標志物、影像特征及最新靶向治療進展,為部分高危、疑難患者制定綜合治療策略,最大程度提高生存率。”
科研創新:突破技術瓶頸,引領學科發展
“我們一直專注于肝癌、膽管癌、胰腺癌等疾病的研究,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并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了多篇高水平論文。科室還與國內外多家知名醫療機構建立合作,定期開展學術交流,不斷推動科研水平提升,為患者提供更前沿的治療方案。”鄭柳說。
據了解,科室人員借助DeepSeek能夠快速檢索高影響因子論文、臨床指南、RCT研究數據,大幅縮短了文獻查閱時間,提高了科研效率。此外,DeepSeek的數據分析功能還為科室的肝膽胰腫瘤大數據挖掘提供了有力支持。通過建立本地患者數據庫,科室能夠優化預后預測模型,為患者提供更精準的個體化治療方案。例如,在膽囊癌基因突變研究中,DeepSeek的幫助使得科室能夠深入分析國內外相關突變率及靶向治療方案,為精準治療提供了科學依據。
精準醫療:AI賦能,提高診療水平
近年來,肝膽外科在精準醫療領域取得了一定突破,DeepSeek的引入使得基因檢測與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策略優化等方面的工作更加高效精準。借助DeepSeek的快速檢索功能,醫生們能夠迅速篩選出最適合患者的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方案,提高治療效果。
同時,科室還在探索DeepSeek在AI影像分析方面的應用。通過結合AI影像識別技術,DeepSeek能夠自動分析肝占位、膽道狹窄、胰腺腫塊的影像特征,輔助醫生精準判斷病變性質,提高MDT水平,實現早診早治。
術后管理:智能化隨訪,長期管理效果
術后管理是影響患者長期預后的關鍵環節。據了解,肝膽外科已經開始借助DeepSeek匯總的肝膽外科手術后并發癥風險評估數據,結合患者術前指標,優化術后管理策略,有效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率。
“DeepSeek還能提供最新的肝膽胰腫瘤術后復發預測模型,為個性化隨訪計劃提供了科學依據。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探索利用DeepSeek的AI語音助手功能,為術后患者提供智能化隨訪服務,包括飲食管理、復查提醒、并發癥預警等,以提高長期管理效果,助力患者長期康復。”鄭柳介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