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8日電 (馮麗)在瀘縣法院的調解室里,活躍著一群來自各行各業的調解員,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人生經驗,為矛盾雙方架起溝通的橋梁,巧妙化解各類糾紛。這些調解員中,有退休的老法官、村里的文書,還有曾經的醫務工作者……他們雖來自不同領域,但都懷揣著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和對和諧社會的向往,投身于人民調解事業。
退休老法官司法“余熱”不斷
“官老師,這批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有點棘手,可以先通過你們調解一下嗎?”“好的,我先看看起訴材料,聯系當事人了解一下情況!
官曉林,院里面的同事都喜歡叫他“官老師”,系瀘縣法院退休法官,2022年6月30日被瀘縣法院選聘為駐院機關人民調解員,這已經是他接受瀘縣法院委托化解的第N起群體性糾紛了。
據悉,官曉林是在瀘縣法院人民調解員崗位上堅守時間最長的退休老庭長,曾獲評2023年度“優秀人民調解員”,年均化解各類案件300余件,2024年成功化解矛盾糾紛422件,督促當事人自動履行48件履行金額達10余萬元。其中,他與立案庭聯合化解了勞務合同糾紛、逾期交房糾紛、委托合同糾紛等群體性糾紛案件290件,并成功化解多起相鄰權、人身損害、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等“傷腦筋”的案件。
善做群眾工作巧解糾紛疙瘩
姜杰,曾擔任瀘縣云錦鎮斑竹林村文書、副主任,多年在村里工作的經歷,讓她對這片土地上的鄉親們有著深厚的情感與深入了解,也練就了一身善做群眾工作的好本領。在得知瀘縣法院要招聘駐庭調解員的消息時,她踴躍報名,通過層層選拔被選聘為駐云錦法庭人民調解員。
如今,她在駐庭調解員這個崗位上繼續發揮自己的光和熱,用心調解著一起起矛盾糾紛,2024年已成功化解糾紛196件,當場兌現18件。她堅持以“化解群眾糾紛就要走進群眾中去”的工作理念,在調解一起贍養糾紛案件時,她巧妙地用“話家常”的方式了解情況,抓住矛盾焦點,用心用情地化解了父親與子女間的誤會,再次連接起了雙方的親情。
“今天讓大家來就是想談談老人家的贍養問題,大家都來說一說嘛!”姜杰說道!耙郧袄细赣H是在我們兩家每家輪流住一個月的,后面因為老父親的房屋拆遷款鬧了矛盾才沒有在我家住。”張某君(大兒子)說道!拔覀儧]有動這筆拆遷款,都在老父親的銀行卡上存著!睆埬潮(小兒子)說道。這起贍養糾紛中,大兒子因誤以為老人將其房屋拆遷補償款存入小兒子名下,認為老人厚此薄彼而拒絕贍養。姜杰在調解過程中捕捉到這一細節后,為徹底解開大兒子心結,兩個兒子在法官、調解員陪同下前往銀行查證,查明房屋拆遷補償款確實在老人名下,大兒子解開了誤會。老人家和兩個兒子在姜杰的組織下,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共同商量贍養問題及房屋拆遷補償款的歸屬問題,最終兩個兒子都自愿贍養老人。
杏林妙手療身法臺妙語醫心
雷文秀,曾是一名奮斗在醫療系統的醫務工作者,后轉行成為了駐喻寺法庭人民調解員,年均成功化解糾紛170余件,是婚姻家庭領域的調解能手。
在調解一對耄耋老人離婚案件時,面對兩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她耐心傾聽當事人的敘述。原告和被告是一對于1993年登記結婚的老夫妻,婚后未共同生育子女。原告一直悉心照顧被告及其家人,默默地為家庭付出,被告退休后老兩口本應攜手共度晚年,但雙方因生活瑣事等多種因素矛盾頻發且越演越烈。調解過程中,她多次與雙方當事人電話聯系溝通,考慮到雙方有著三十余年的夫妻感情,曾試圖勸說兩人重歸于好,但發現老兩口均同意離婚,是在離婚的某些具體事宜上未達成一致意見。
“我這二三十年來每天起早貪黑,操持著這個家的里里外外,就這樣離婚了,我不甘心啊!痹姘殡S著哭聲說道。經過多次了解,雷文秀在掌握問題癥結后,以親情為抓手,用背靠背調解的方式從法理、情理的角度對被告做工作,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終被告肯定了原告這三十余年為家庭的付出,同意在雙方離婚后給予原告30000元的經濟補償并當場一次性給付,最終尊重雙方意愿和平“分手”。她在調解過程中始終秉承耐心傾聽、用心疏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調解工作原則,幫助眾多家庭消除矛盾糾紛,獲得當事人的信任與贊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