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瀘州納溪:筑牢安全防線 守護綠水青山
2025年03月20日 20:23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0日電 (王超明 周亞玲 錢文江)“老輩子,進入山林不要違規用火,稍有不慎會發生火災。”3月20日,在瀘州市納溪區打古鎮普照村的山林入口,護林員徐孝強攔下準備進山的村民,并耐心提醒。這樣的場景,在納溪區森林防火一線,每天都在上演。

  進入高火險期以來,氣溫逐漸回升,春耕生產、祭祀用火增多,森林防滅火形勢愈發嚴峻。為全力做好森林防滅火工作,納溪區積極行動,筑牢森林安全“防火墻”,織密地空立體“防護網”,敲響全民防火“警示鐘”,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綠水青山提供有力保障。

  壓實責任,構建森林防火責任體系

  “請大家點開四川森防信息管理系統,每天早上八點、中午兩點、晚上八點前都要如實上報森林火情專報。”納溪區森防指辦工作人員錢文江正在講解新的報送系統和報送流程。

  該系統通過“網格化管理”,自動分配責任人,明確責任清單,確保“林有人守、事有人管”。錢文江說:“通過信息化管理手段,基層干部守土盡責更加有力有序。”

  納溪區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原則,緊盯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嚴格落實群防群治工作機制。以林長制為核心,納溪區推動防火責任制與林長制深度融合,實行網格化包保責任體系,黨員干部帶頭,層層壓實責任,確保“早謀劃、早安排、早落實”。

  同時,鎮村組三級聯動,全面梳理責任區域,細化責任清單,逐級簽訂防火責任書,建立健全責任機制,做到責任清晰、職責明確。以鎮(街道)、村(社區)為網格單位,全面落實森林防滅火責任制,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定人定責,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防火共同體”。

  強化措施,織密地空立體防護網絡

  “老輩子,不能違反規定野外用火。”3月20日,納溪區打古鎮普照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偉操作無人機巡查時,發現村民老王在野外焚燒野草,立即撥通他的手機,及時制止了一起野外用火行為。“作為一名村干部,不僅要做好村上的工作,每天還要利用無人機巡查火災隱患,給村民宣傳森林防滅火知識,對村民焚燒秸稈等違法行為進行勸導。”張偉表示。

  在高火險期,納溪區建立“人防+技防”立體防控體系,組織專業、半專業撲火隊伍開展“帶裝巡護+無人機巡查”,實現重點區域全天候監測。各鎮(街道)在重點入山路口設置臨時宣傳點,開展火源管控和宣傳引導工作,從根源上遏制森林火災的發生。通過野外視頻監控系統開展巡查巡護,確保早發現、早處置。

  “我們采用無人機、高空喇叭等設備,沿著山頭林間逐一巡查,確保每一片森林都安全。”打古鎮應急辦工作人員胡佐表示,“防火無看客,人人都是守護者。我們不僅要打擊和震懾違法違規行為,更要維護森林的綠意盎然和美麗景色,全力保障森林資源安全。”

  截至目前,全區共設立20余個森林防火臨時宣傳點,檢查車輛16000輛,收繳火種380余個,督導檢查1000余人次,兼職護林員157名,累計開展巡林3000余人次,嚴防火源進山入林。

  廣泛宣傳,營造全民防火濃厚氛圍

  “大家請看手中的宣傳單,上面寫了森林火災的危害、常見原因、如何預防、遇到火災怎么處理等內容……”近日,納溪區豐樂鎮天臺村召開森林防滅火安全主題院壩會,天臺村支部書記張華向群眾宣傳講解《瀘州市納溪區2025年森林防火命令》和森林防滅火知識,引導群眾自覺遵守相關規定,切實提高防火意識。

  宣傳教育是森林防滅火工作的第一道防線。納溪區將宣傳教育作為森林防火工作的基石,積極構建宣傳矩陣,形成區、鎮、村、組、護林員五級聯動宣傳大格局。通過流動小喇叭、院壩會、紅白喜事等契機,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中,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常態化宣傳森林防滅火知識及警示案例。

  今年以來,納溪區組織1000余人次入戶宣傳,累計入戶15000余戶,印發防火命令10萬余份,森林防滅火知識宣傳單10萬份,張貼懸掛宣傳標語260條。多措并舉實現宣傳全覆蓋、無盲區,真正讓防火知識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形成“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

  森林防火,責重如山。納溪區通過壓實責任、強化措施、廣泛宣傳,全力筑牢森林安全防線,守護綠水青山,為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實保障。在納溪區,每一位干部、每一位護林員、每一位村民,都是森林防火的守護者。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責任與擔當,共同守護這片綠色家園。(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五月天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第一区第二区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AV嫩草 |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A∨ | 亚洲精品最新自产拍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