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自貢富順:科技賦能再生稻種植 提升附加值
2025年03月21日 10:32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21日電 (劉剛 程新珂)近日,在自貢市童寺鎮再生稻創新基地,300余份育種材料及試驗品種的播種工作圓滿完成。這場充滿科技含量的春耕行動,正式拉開了童寺鎮“中稻+再生稻產業集群”項目年度攻堅的序幕。

再生稻試驗品種播種。富順融媒 供圖

  據自貢市農科院高級農藝師鄢圣敏介紹,當天有15.5畝篩選試驗田和16畝無人機直播區,試驗田里面搭載先進分子標記技術的候選品種,正在接受抗病性、耐旱性等嚴格指標測試。同時,農科院還會持續推進《水稻根際促生菌篩選及菌系構建》研究,借助微生物技術減少化肥使用量,配套機收減損試驗,力爭再生稻畝產較傳統模式提升10%‌。基地內還劃定了5.5畝專用品種試驗區,集中開展低鎘稻、紫米稻、高抗性淀粉稻等30個功能型材料的篩選工作。

  近年來,在富順縣農業農村部門的指導下,童寺鎮聯合四川大學、西南科技大學、自貢市農科院及龍貫山稻梁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功搭建起了“科研院所+高校+示范基地”的協同創新平臺。此次播種行動整合分子育種、微生物調控等前沿技術力量,聚焦種質資源保護、輕簡化栽培和專用品種選育三大關鍵領域展開聯合攻關。

  據悉,自貢市農科院將依托“千鄉優101”等已育成品種的技術積累,計劃構建“頭季稻功能化、再生稻優質化”的差異化生產體系,推動富順稻米附加值的提升。同時,助推富順縣“種源自主化、生產智能化、產品特色化”的再生稻產業新格局,為川南高溫伏旱區糧食安全提供科技范本。(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一级a毛一级a做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日本三级精品视频 | 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 日本免费三区激情视频在线看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