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秋步入初冬,成都的銀杏葉慢慢變黃。每年11月,銀杏葉紛紛飄落,滿地金黃,美不勝收,成為成都人最惦記的“時令”美景。
近日市民何先生向12345市長熱線和黨報熱線962211反映,錦里西路和錦里中路等地的銀杏落葉美景時常“見不到”,建議這段時間,不要第一時間清掃這些路段的銀杏落葉,留住成都最美的顏色。市城管委回應稱,將在部分路段延遲清掃銀杏落葉,為市民和游客提供觀賞便利。“即日起,我們將根據(jù)氣候變化情況及銀杏等樹木色彩變化情況,對重要路段實行‘一街一策’ 的精細化環(huán)衛(wèi)清掃保潔,為市民挽留最美的自然之色。”市城管委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同時,實施人工保潔,加強白色垃圾和腐蝕落葉的撿拾。
昨日下午,記者在錦里西路、濱江東路和天仙橋南路等路段看到,部分銀杏樹的葉片邊緣已經(jīng)變黃,一些樹葉還是青色,整體的景觀尚未完全呈現(xiàn)出來。路面上有少許的落葉,但量并不多,遠沒有達到一片金黃的狀態(tài)。
在錦里西路,居民王大姐說,這條路每年銀杏好看的時候,都有很多人來拍照,最美的時間應該是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那時銀杏落葉有5厘米厚,踩上去很舒服。
據(jù)了解,市城管委已在全市選定了63條街道,延遲清掃銀杏落葉,“一路一策”既要注重景觀營造更要注重精細化清掃保潔。路段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原則上實施人工保潔,同時加強對白色垃圾、腐蝕落葉的撿拾和清掃。機動車道中間綠化帶的落葉可暫緩清掃,形成落葉自然堆積景觀;非機動車道邊緣的落葉收集后放置在人行道綠化帶、花池等綠化區(qū)域內(nèi),在有條件的綠化區(qū)域內(nèi),可結(jié)合地方文化元素,對落葉進行藝術(shù)造型。原則上不進行灑水作業(yè),確有必要進行灑水作業(yè)時,盡量靠近道路中間,避免將水灑入人行道、道路兩側(cè)綠化區(qū)域內(nèi)。而在機動車道和非選定路段要按照城市精細化管理要求正常開展環(huán)衛(wèi)作業(yè)。記者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