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14日電(杜成)14日下午,位于成都崇州市隆興鎮黎壩村的天府糧倉智能育秧中心綠意盎然,農事正忙。這里是明月稻花香萬里的成都“天府糧倉”核心區域,一場別開生面的巾幗宣講會在此田間地頭溫暖上演,主講人正是“蓉城巾幗宣講團”成員、中國婦女十三大代表、被媒體廣泛宣傳聞名遐邇的成都“90后”農業職業經理人王伶俐。

10月23日至26日,中國婦女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連日來,在全國婦聯、四川省婦聯的安排部署下,成都市婦聯采取領導干部帶頭講、中國婦女十三大代表深入講、先進典型結合講等多種形式宣講婦代會精神,本次宣講會將地點接地氣選在成都“天府糧倉”的田間地頭,邀請中國婦女十三大代表王伶俐現場講述她返鄉種田創業、奉獻三農和振興鄉村的精彩故事,聆聽她心系桑梓、頭雁領航的青春之歌。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瞻遠矚地提出了新時代‘三農’發展新戰略,就如何推進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深化農村改革等提出了一系列戰略性、前瞻性、創造性部署和要求,我是真的趕上了這個好時候,趕上了三農發展的新時代和黃金時代!”宣講會上,王伶俐動情地說,2015年,自己大學畢業時才剛剛20出頭,那份毅然決定回家種地創業的底氣和勇氣,就是來自黨和國家對“三農”領域和鄉村振興的戰略性重視,而自己在田間地頭一干就是整整8年……

“老爸是成都第一代農業職業經理人,而我是第二代農業職業經理人,簡稱‘農二代’。”王伶俐打趣地說,回到家鄉種田創業的前5年很孤獨,也很吃力,大學四年學統計專業的她對農業領域一竅不通,一開始便埋頭學習農業農技、管理財務等專業知識,那時父親就是自己的引路人。
幾年下來,王伶俐帶領的創業團隊除了3名當地老農人,還有3名“80后”和4名“90后”大學生;團隊管理的土地也翻了一倍,達到了6500余畝,并且畝畝優質高產,自己先后獲得“全國十佳農民”“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個人”等殊榮,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上個月才在北京參加了中國婦女十三大的王伶俐感觸良多。“我記得黨和國家領導人在致辭中有這樣一句話:要自覺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這句話對我來說感同身受!”她講述起自己在成都市“三農”政策支持、人才培育扶持下,逐步摸索出在傳統農業基礎上運用科學和現代企業手段管理運營農業合作社的新路子,成為4家土地股份合作社職業經理人,打造一站式農業全鏈條服務平臺等心路歷程。“我想自己種田創業的這8年時間里,正是在成都各級黨委政府、各級工會團委婦聯等相關部門的關心關懷和培育引領下,才有了自己人生的一次出彩機會……”

當前,成都正奮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扎實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全力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相關部門也積極為像王伶俐一樣的新農人在鄉村振興戰場上建功立業創造條件、搭建平臺。
“扎根農村、發展農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是我一生最大的愿望!”王伶俐說,近幾年感覺到黨的三農政策越來越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黨和政府的各項惠農政策精準有力,農村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也越來越強!堅信并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回到農村創業大展宏圖,在田間地頭揮汗奔走,為“天府糧倉”耕種更多豐收希望與喜悅。
“聽了王伶俐的分享后,自己深知鄉村振興對于農村婦女的重要性,鄉村振興不僅僅是經濟的振興,更是文化的振興;是農民的振興,更是我們每一個鄉村女性的振興。”成都市大邑斜源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先桃表示。成都女創聯盟總召集人、都江堰茶溪谷創始人王小琴則說,聽了王伶俐的分享后備受鼓舞,深感身處偉大時代,廣大婦女施展才華的空間將無比廣闊,昂揚奮進的信念必會更加堅定。“我將以‘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情和實干,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彰顯巾幗擔當作為,讓芳華在陽光下絢麗綻放。

宣講活動結束后,主辦方還特意安排了科技興農現場體驗環節,參與代表們興致勃勃地來到田間地頭,親身參與油菜苗裝苗、裝機、下地操作等互動體驗,過足了一把“新農人”的癮。
成都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譚學軍表示,成都市婦聯將持續深入開展學習貫徹中國婦女十三大精神宣講會,用婦女視角、婦女語言、婦女聲音廣泛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傳播時代精神,講好團結奮斗的巾幗故事,引領廣大婦女在中國式現代化萬千氣象的成都篇章中再建新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