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山道上,青白江區水業公司的工程車,朝著福洪鎮金星村山區緩慢駛去。駛過幾道彎,爬過幾個陡坡后,終于在金星村6組的一個小壩上停了下來。細心地檢查完高位水池、管道泵站等設施設備,技術人員來到一戶農家小院。“李婆婆,自來水好用不?水壓穩不穩?” “好用好用,現在煮飯洗菜方便得很。” 李婆婆開心不已。
昨日,記者了解到,今年青白江區通過鄉村水務試點工程(農村自來水入戶安裝),打通鄉村供水“最后一米”,已實現通水4100余戶,解決了山區大部分村民吃水用水不便的問題。
金星村位于龍泉山脈中段的山區,受山高路險的地理原因限制,這里的村民一直靠土井、手搖井吃水用水。
“由于山區地勢高水壓低、村民居住分散,再加上一些村民習慣吃井水,也對安裝自來水費用有顧慮,所以這些偏遠山區的自來水管道只通到了村,而沒有進入村民家里。”青白江區水業公司總經理助理雷云淞表示。
為了讓山區村民盡快用上清潔方便的自來水,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今年2月,青白江區水務局會同區水業公司及相關鎮(街道)啟動了鄉村水務試點工程(農村自來水入戶安裝),并及時調整制定了“用戶定額支出,剩余費用由政府與區水業公司共同兜底”的新型農村自來水入戶安裝政策。
高地勢山區通水不是容易的事。金星村是青白江區啟動本輪鄉村水務試點工程中建設難度最大的村。該村的高位水池建在官斗山海拔916米的山頂上。山高路險意味著管網施工難度、建設成本的增加。“翻一座山,需要建設一個加壓泵站。金星村需要5級加壓才能實現高山勢供水。”雷云淞介紹說。
穿梭險峻的山間,鋪設通水管道,攀登陡峭的山頂,建設高位水池……經過數月奮戰,目前青白江區海拔最高的金星村實現了自來水入戶。
據悉,在本次鄉村水務試點工程中,青白江區已完成投資1.25億元,共計鋪設供水管道約529公里;建設14處泵站、17處水池,完成基礎設施建設。
記者了解到,鄉村水務試點工程(農村自來水入戶安裝)是今年青白江區民生實事的項目之一。截至11月底,通過該工程已實現通水4100余戶,剩余少部分尚未報名安裝的農戶已按照“全覆蓋”的要求,將管網預埋至居民房屋30米范圍內,具備安裝通水條件,打通了鄉村供水的“最后一米”。
鄒世進 記者 王丹
(來源: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