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記者從市郵政管理局獲悉,《成都市建設 “中國快遞示范城市”實施方案 (2023—2025年)》已于近日印發。《方案》明確,以“中國快遞示范城市”建設為契機,著力優化快遞業發展政策環境,建強成都泛歐泛亞郵政快遞物流樞紐網絡體系,加快推進“快遞進村”“快遞進廠”“快遞出海”“川貨寄遞”四大工程落地見效。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快遞業務量達28億件,快遞業務收入達210億元,持續保持中西部領先地位。市、縣、鎮、村四級郵政快遞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完善,“快遞進村”覆蓋率100%,中心城區改建、新建居民小區快遞末端服務設施配置水平達100%。智能快件(信包)箱在機關、校園、商廈、交通樞紐場站等場所的普及率進一步提高,智能快件(信包)箱投遞率達30%。環保技術、環保材料廣泛應用,建成快遞綠色示范網點180個,綠色示范分撥中心15個,循環中轉袋使用100%全覆蓋,快遞網點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設置100%全覆蓋。
根據《方案》,成都將持續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和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推進“金通工程·天府交郵通”工程建設,推廣農村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降低末端配送成本。配套建設城鎮末端公共服務點,將郵政快遞末端服務場所納入新建、改建、擴建住宅小區、集中居住區、商務樓宇的配套設施設備范圍。鼓勵既有住宅小區、集中居住區、商務樓宇等按照相關規定合理布局并設立郵政快遞末端服務場所。強化城鄉配送網絡高效銜接,積極引導郵政、快遞、供銷、商貿物流企業采取多種方式建設“共配”體系。
《方案》還提出,全面實施“快遞進村”工程,發展農產品貯藏保鮮和冷鏈快遞,支持快遞員工返鄉創業。分類實施“快遞進廠”工程,在全市打造1—3個快遞物流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先行區。重點實施“快遞出海”工程,申報交通強國郵政專項試點,建強成都泛歐泛亞郵政快遞物流樞紐網絡體系。創新實施“川貨寄遞”工程,圍繞成都產川果、川味、川菜、川茶、川糧油、川藥材等特色優勢產業,組織郵政快遞企業及“金通工程”企業與特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企業以及倉配基地對接,協同解決倉儲包裝、推廣銷售、寄遞物流等環節實際問題。(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唐小未 陳秋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