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匯聚政、產、學、研、用等領域資源的“2024成都開源生態建設大會”召開。此次大會由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新經濟發展委員會指導,成都市軟件行業協會、四川鯤鵬&歐拉生態創新中心主辦。大會以“開放合作·源創錦程”為主題,搭建起開源高端開放合作平臺。
大會以“服務撮合—創新孵化—場景驗證—示范推廣”的場景工作思路為指導,借助機會清單、開源社區地圖發布、合作簽約、供需發布以及場景分享,助力開源發展生態打造。通過廣泛征集與整理,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在會上正式發布“2024成都開源合作機會清單”。清單共有需求清單48條,供給清單37條,涉及技術創新、場景應用、載體平臺、人才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
此次大會正式發布“成都開源社區地圖”。地圖涵蓋成都市主要的開源組織、知名項目和技術交流平臺,旨在促進技術共享與合作,激發更多創新可能。它將幫助開發者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讓企業發現優秀的開源項目。大會當天還舉行了開源歐拉戰略合作、開源鴻蒙項目合作以及區域協同共建開源生態戰略合作3個項目的簽約儀式。
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軟件產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動力支撐。今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2023年中國軟件名城評估結果的通告》,公布了2023年中國軟件名城評估結果。在全國14個中國軟件名城中,成都位列第6,居中西部首位。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稱,“2023年,全市軟件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全市軟件產業市場主體約26萬戶,其中,億元級企業達500家!苯衲1-7月,成都市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已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769.2億元,同比增長11.2%。全市規模以上軟件企業共1579家,較2023年增加125家。
上述負責人認為,成都具備發展開源的良好基礎和潛力,但仍需要以頂層設計與政策引導凝聚共識、激發活力;以基礎設施建設、商業價值實現,打通其引領產業創新發展的“最后一公里”;以開源創新成果賦能千行百業,培育全市經濟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