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13日電 書畫作品墨韻靈動、文創產品創意十足、朗誦表演直抵人心……近日,“蓉光閃耀·成就夢想”成都市第四屆殘疾人文化藝術周活動在成都簡陽大劇院開展。近500件殘疾人作品參加展演、展示,為觀眾帶來一場特殊藝術的盛宴。
近年來,成都市大力實施殘疾人工作“136”發展思路,以“成就夢想”殘疾人特殊藝術發展項目、“美麗工坊”殘疾人就業增收項目為重點和引擎,大力實施殘疾人文化提質增效行動,深入推動殘疾人文化跨界融合、多元發展,打造多樣化的殘疾人文化新空間,推動文化惠殘工程和文化精品工程深入實施,創塑具有濃郁成都特色的殘疾人文化“成都模式”,讓殘疾人特殊藝術及文化成為城市美學的一部分,成為塑造城市品格、提升城市溫度的重要支撐之一。

殘疾人文創展上,擺放著來自各個區(市)縣殘疾人朋友親手制作的作品:繡著世園會圖標和吉祥物的衍紙畫、用面塑捏成的川劇人物、用竹條編織的手提袋,蜀繡上芙蓉雙魚活靈活現、掐絲琺瑯畫上熊貓噴火憨態可掬……雕塑、陶瓷、剪紙、手工編織品、刺繡等文創產品琳瑯滿目、各具特色。殘疾人朋友將靈感和對生活的熱愛,灌注到這些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之中。
漫步隔壁的書畫回廊,關于大好河山和家國情懷的記憶一一涌現。41幅書法作品或剛勁有力、或灑脫俊逸、或清秀雋永,楷書、隸書、行書、草書、篆書等書風各有千秋。
殘疾人朋友的畫作,也融入諸多奇思妙想。他們身體或有不便,但僅需一支筆,就能在無盡的創想原野中自由馳騁。筆走龍蛇、揮毫潑墨,展現的是壯美的大好河山,是傳統文化的獨特品質,是堅強不屈、積極向上的殘疾人精神。
據悉,本屆殘疾人文化藝術周由成都市殘聯主辦、簡陽市殘聯承辦,征集作品包括文藝表演類、工藝美術類、影視類,一等獎獲獎作品將代表成都市參加10月底開展的四川省第三屆殘疾人文化藝術節。
除殘疾人文化藝術周活動外,打造“成就夢想”殘健融合藝術團,建立殘疾人藝術精品節目庫,講好殘疾人追夢逐夢的自強故事和全社會尊殘扶殘助殘的“成都故事”。
在位于鳳凰湖畔的青白江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有一處古色古香、以蜀繡著稱的美麗工坊——“繡緣紅”。這是以國家級殘疾人非遺工匠任曉紅為代表的工匠團隊,帶領殘疾人朋友潛心創作的成果。不僅如此,青白江區還通過品牌營銷組合,把“手藝”變成“收益”,把“產品”變成“商品”,推動殘疾人實現就業增收。
“繡緣紅”的發展,是成都市實施“美麗工坊”殘疾人就業增收項目,推動“文創+就業”融合的生動縮影。近年來,成都市大力實施殘疾人文化提質增效行動,以“成就夢想”殘疾人特殊藝術發展項目、“美麗工坊”殘疾人就業增收項目為重點和引擎,推動文化惠殘工程和文化精品工程深入實施,推動“四個融合”,打造“四個空間”,創塑具有濃郁成都特色的殘疾人文化“成都模式”。
下一步,成都市將聚焦殘疾人對高質量文化生活、高品質文化產品的需要,以殘疾人“文化+”計劃為牽引,不斷推動兩項重點工作、兩個重點工程廣泛覆蓋、穩步提升,不斷構筑殘疾人幸福美好生活新場景,進一步挖掘殘疾人在文化藝術方面的優勢和潛力,帶動殘疾人成就夢想、精彩綻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