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30日電 由成都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指導,成都信用協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成都信用經濟產業發展大會暨成都信用協會第三屆第四次會員大會和第十次理事會”近日在成都召開,展示了成都在信用體系建設方面的豐碩成果,更規劃了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大會匯聚政府部門、專家學者、企業代表100余人參與。

此次大會以“構建信用新生態激發經濟新活力”為主題,積極搭建“信用+”交流合作平臺,旨在深化信用體系的建設,開辟增信體系建設新路徑,推動信用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信用賦能:拓展信用經濟新場景
信用是企業的生命線,信用產業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與往屆不同的是,本屆大會由協會搭臺,讓企業“唱主角”,首次開展了“信用新服務、新產品、新模式項目路演”,給各機構和企業之間創造了展示自我的舞臺,促進供需對接,幫助企業擴大“朋友圈”,助力構建更優質的信用新生態。

中云匯(成都)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平空有圍繞“創新引領,信用筑基”主題,分享了“5G智慧輕松驛站”信用產品應用案例的廣闊前景;成都科創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書譯介紹了“信用+科創”案例,“新一代AI智能科創信息技術服務平臺——科創通”;四川裕承大數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王銘分享了以構建信用體系助力新業態從業人群的服務項目;成都超體智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喻一航,從“AI+信用”的角度介紹了信用融合科技賦能傳統行業轉型發展的服務新模式;四川君言企業征信有限公司總經理何美寶從“信用+大健康”的角度分享了信用新產品;工商銀行高新桐梓林南路支行行長蔣佳娥介紹了最新的信用貸款政策。各企業展示出信用應用的新場景、新成果,體現出信用經濟涌動的新活力。
信用如何賦能行業發展?針對此議題,四川省家用電器服務維修行業協會會長姚云、成都市會議及展覽服務行業協會秘書長顏子薦、成都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秘書長李婭娜、成都市科技創新就業促進會會長謝紅梅、中孚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董事長謝世玲、四川一企無憂企業服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碧展開了深度對話,各嘉賓就行業發展、信用合規、新質生產力、數據資產、民生服務等當前熱點的信用問題進行交流和探討。并表示信用經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核心和基礎,將從自身行業出發,共同為信用體系建設貢獻力量。
創新引領:探索信用發展新路徑
為促進企業誠信自律,提升行業信用管理水平,2024年,成都信用協會組織相關機構啟動了信用評級工作。經過專家全方位的評定,最終,有14家企業獲得了A級以上“誠信企業”榮譽稱號,在活動現場對獲評企業頒發了證書。本次評級結果將納入信用中國(四川成都)向社會公示,供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在表揚評優、采購、招投標、資質認定等活動中作為重要依據,進一步推動“信用成都”建設,優化營商環境。

2024年,在宣傳信用文化、健全信用體系、推動信用規范化建設等方面,成都涌現出一批先進。在第二階段舉行的“成都信用協會第三屆第四次會員大會和第十次理事會”上,對成都30家2024年度“信用創建先進單位”和30名“信用創建先進個人”進行了表揚。旨在進一步引導和規范企業(個人)信用行為,增強社會責任感。
為更好為企業紓困解難,去年協會與錦江區稅務局在全國率先探索推出“信用醫生增信護航”模式,在錦江稅務試點推出“稅務信用醫生”服務,通過實體化運行信用建設服務中心,集成市場主體信用錦囊,護航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打造出納稅信用與社會信用有機融合的“稅信1+1+1+N”模式,破解企業融資難、獲取補貼難、招投標難等問題,開辟增信體系建設新路徑。
合作共建:深化體系建設新實踐
2024年是成都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關鍵之年,5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了《2024—2025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行動計劃》,提出“提升信用建設法治化規范化水平,統籌推進信用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用信息共享應用,提升信用監管效能,加快推進重點領域信用建設。”

成都信用協會積極響應,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2024年取得多項矚目成果。協會相關負責人在會員大會上作“協會2023年度工作總結和通報2024年工作計劃”報告。協會參與起草的全國首個企業公共信用標準——《成都市企業公共信用等級劃分》進行了重新修訂,即將以地方標準形式正式發布實施,該標準已納入《成都市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技術標準體系》階段性研究成果;協會與成都市檢驗檢測協會共同發起了《檢驗檢測認證機構公共信用評級規范》團體標準的立項,將構建一個更加自律、高效、可信賴的檢驗檢測認證行業生態。
為深化拓展“信用交通省”建設成果,協會開展了“四川省大件運輸信用體系研究項目”,完成了四川省大件運輸信用體系建設研究報告、建設方案、企業信用管理辦法、信用評價標準4項研究成果,將為四川省乃至全國的交通運輸行業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成都信用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誠信,是一座城市的生命,是城市精神的具體表現,更是城市發展的‘軟實力’,也是營商環境里面最重要的‘信用軟環境’。我們已推出‘信用評級’‘信用修復’‘增信輔導服務’等十大信用業態(產品)深化社會信用體系發展。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動四川家電服務業信用體系建設、國有企業產業化轉型系統服務等工作,拓展信用服務應用,加強信用產業創新合作,推動信用體系高質量發展,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描繪出信用經濟發展的新藍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