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開放創新示范場景,為本土新質生產力領軍企業提供成長“沃土”;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對高新技術園區支持力度,促進企業跨園區合作與資源共享……
2月27日上午9時許,成都金牛賓館,成都市政協十六屆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協商建言座談會已準備就緒,不少市政協委員早早就座。
座談會現場,節奏緊湊,氣氛嚴肅而熱烈,政協委員們說事實、講問題,針對新情況、新問題提出了許多好建議、好辦法。兩個多小時,80余條意見建議可謂“干貨滿滿”,為城市發展遞上“金點子”,新質生產力發展、營商環境優化、文化傳承保護發展、新消費場景打造等均是高頻詞。
關鍵詞:新質生產力
加快新質生產力企業發展
有委員提出四條建議
“成都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積蓄了良好的發展勢能,但也存在創新示范場景開放不足、產業富礦挖掘不深等具體問題。”市政協委員、四川易誠智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占夢來的這句話引起了現場不少人的共鳴,就如何加快新質生產力企業發展,他提出了開放創新示范場景、培育現象領軍行業巨頭等4條建議。
龍頭企業數量有限,企業之間欠缺協同效應,加之創新能力不足,致使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整體層次不高,也是市政協委員、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副所長袁琦莉談到的問題。為此,她建議要強鏈補鏈延鏈,優化新質生產力布局,打造發展新增長極。
如何推動環保新質生產力企業創新發展,賦能環保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市政協委員、成都美富特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群英從股權融資、銀行貸款、支持新技術本土落地三方面提出具體建議,其中特別提到建議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建立環保新技術應用示范園區,為新技術提供實踐舞臺。
關鍵詞:營商環境
委員建議為民營企業
尋找更多國際合作機會
“目前,成都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力開展‘立園滿園’行動,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市政協委員、儒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湯進的話音未落,已有不少人頻頻點頭。圍繞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湯進建議加大金融扶持力度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題的同時,鼓勵民營企業開展國內外市場拓展,幫助民營企業尋找更多國際合作機會。
市政協委員、成都金展鴻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羅知斌為“成都消費”的活力點贊,也很關注商業實體企業經營狀況,他建議對商業實體企業提供租金補貼等優惠政策,尤其是對于在特定區域,比如老舊商圈或轉型中的商業街區經營的實體企業,可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幫助其穩定經營環境、提升市場競爭力。
關鍵詞:文創產業
委員建議為游戲動畫行業
初創團隊發“園區VIP卡”
《哪吒2》的火爆讓成都文創產業實力被更多人看見,電影中太乙真人“川普”的巧妙運用讓四川話掀起熱潮。“成都應加大力度傳承鄉土鄉音文化,借鑒沿海先發地區經驗,舉辦本土特色‘童謠節’。”市政協委員、西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教授曾義這一建議從保護和傳承鄉土鄉音文化入手。
作為來自成都互聯網游戲動畫行業的一員,市政協委員、成都新飛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鵬飛則看到了“下樓就能談合作”的產業生態,他建議給游戲動畫行業的“潛力股”發放“園區VIP卡”,讓初創團隊也能和鏈主企業“做鄰居”,打通樓內“資源墻”。
當前,人工智能、沉浸體驗等正與文化產業互融共生,創造出新的文化供給和消費場景,市政協委員、成都天府藝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宜紅建議促進文化與商業的深度融合,挖掘創意高品質文化產品,鼓勵和支持文化企業推出首發文化產品,提升成都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關鍵詞:人才引育
委員建議探索
“部省共建、校地共管”模式
“如何培養高質量創新人才?”“當前,中醫藥可以做哪些不一樣的貢獻?”基于教師、科研工作者、中醫院從業者的多重身份,市政協委員,成都中醫藥大學眼科學院院長、成都中醫大銀海眼科醫院副院長路雪婧現場拋出了自己關心的兩個問題。
為實現可持續的人才支撐,路雪婧建議探索“部省共建、校地共管”模式,快速導入頂尖智力資源,借力頂尖學府,構建“國家戰略需求牽引+西部地域特色賦能+全球創新資源整合”的新型育人體系,以此來破解成都“產業能級躍升與人才供給不匹配”難題。
市政協委員、西南交通大學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陳再剛坦言,當前成都尚缺乏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端軌道交通裝備研制與運維的品牌,建議加強成都軌道交通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引育,提升人才服務質量,提高軌道交通領域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