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四川對綠色項目大開“綠燈”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出臺實施意見護航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
12月22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該廳近日出臺《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的實施意見》,明確6大主要任務,要求全省生態環境系統要一手抓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一手抓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服務保障,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實施意見》有何亮點?將達成怎樣的目標?記者采訪了相關負責人和專家。
優化環境影響評價
對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產業項目開展環評預審
“服務保障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決定》出臺后,省生態環境廳迅速行動,出臺《實施意見》明確接下來重點攻堅的6大主要任務。
“我們將繼續優化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服務。”省生態環境廳行政審批處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要發揮“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對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引導作用,指導成都、樂山開展國家“三線一單”減污降碳協同管控試點。
如何把好準入關?除對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產業項目開展環評預審等舉措外,《實施意見》還提出,制定環評審批要點和重大變動清單,指導地方規范環評審批。對此,省生態環境廳行政審批處負責人解釋說,動力電池、汽車整車制造等項目環評的審批權限已下放到市州,“制定環評審批要點和重大變動清單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市州有章可循,提高審批質效,堅持嚴準入和促發展并重。”
值得關注的是,《實施意見》對綠色項目大開“綠燈”。比如,加快綠色低碳產業園區規劃環評審查,對符合規劃環評結論和審查意見的項目,依法簡化項目環評內容;對符合國家政策要求的晶硅光伏、釩鈦產業的關鍵工藝環節項目不納入“兩高”項目清理范圍;對大數據產業項目依法依規實施環評豁免等。
夯實綠色環保發展基礎
每兩年舉辦一次全省節能環保產業暨環保基礎設施招商會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銷量逐步上升,這意味著廢舊動力電池未來可能成為環境“隱患”。為此,《實施意見》提出,優化廢舊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和梯級利用基地規劃布局,統籌推動廢舊電池再生利用設施建設。
“加強廢舊動力電池處置利用,我們將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用‘三步走’的方式加以實現。”省生態環境廳固體廢物與化學品處處長于偉安表示,首先是建好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其次是做好廢舊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工作;最后是如果廢舊動力電池不能梯級利用,就做好拆解工作,利用工藝技術提取有價值的元素,然后規范處理。
四川頁巖氣儲量豐富,資源量和可采資源量均居全國第一。《實施意見》提出,我省將加強天然氣(頁巖氣)開采油基巖屑和含油污泥利用處置新技術試驗研究,健全天然氣開采廢物污染控制標準和技術規范。
事實上,今年11月,我省已出臺《天然氣開采含油污泥綜合利用后剩余固相利用處置標準》,“《標準》嚴于國內外行業標準。”于偉安說。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夯實綠色環保發展基礎很關鍵。”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深化政銀合作,至2022年繼續向全省生態環境領域提供不低于1000億元的項目融資總量。
為提升綠色低碳、清潔能源、先進裝備制造等節能環保產業,壯大我省環保產業鏈。《實施意見》明確,我省每兩年舉辦一次全省節能環保產業暨環保基礎設施招商會,吸引節能環保企業來川投資。
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首次將雙碳落實情況納入省級生態環保督察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事關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我省將以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地區為重點,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特別是要突出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重點時段,加快治污減排。在碧水保衛戰方面,將開展重點流域水質穩定達標攻堅,對尚未達到優良的國考斷面實施掛牌督辦,深化開展川渝跨界河流聯防聯治共建共享,確保出川斷面水質進一步提升。
環保督察,歷來動真碰硬。記者梳理發現,為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四川將碳達峰、碳中和落實情況納入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這在四川尚屬首次。”省環境政策研究與規劃院工程師向柳說,我省將啟動近零碳排放試點建設,深化成都、廣元國家低碳城市、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支持成都國家碳監測評估體系試點城市建設等工作,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 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