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12月14日,全球首個超高海拔光伏實證基地項目——國家電投四川甘孜州鄉城正斗光伏實證基地項目,在海拔4000多米的鄉城縣正斗鄉頂貢大草原上啟動。
該項目作為四川省清潔能源發展重大項目,總裝機40萬千瓦,總投資22.4億元人民幣,是目前四川省單體規模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計劃于2022年9月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發電量約7.74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3.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5萬噸。
【解說】不同于其他光伏電站,該超高海拔光伏實證基地項目更深遠的價值是為中國范圍內相似場景地區的光伏建設提供參考。國家電投集團光伏產業創新中心經營部主任陳濤表示,該項目的實施將填補中國光伏實證基地在超高海拔、中緯度地區的空白。
【同期】國家電投集團光伏產業創新中心經營部主任 陳濤
川西高原這個地方的氣候條件特別具有代表性。高寒還有高風速這樣一個氣候條件,對光伏行業一些主要設備技術的驗證,能提供一個非常好的條件。這個區域的話,在光照和輻照方面的資源比較好,對于光伏設備的性能和光伏系統的設計,包括方案驗證以后,以這個點的數據為基礎,非常具有推廣價值。
【解說】陳濤表示,超高海拔帶來的高寒、高風速以及低壓缺氧,也給項目人員施工以及設備正常運行帶來巨大挑戰。
【同期】國家電投集團光伏產業創新中心經營部主任 陳濤
一方面對設備的性能方面會造成一些影響,比如說因為低氣壓會造成降效的一些影響。人工勞動效率在高原海拔缺氧的地方肯定是降低的。另外一個挑戰是,除了傳統光伏的一些主要設備以外,還有配套的儲能系統。因為現在目前光伏產業發展的方向,是要配套儲能。(實驗)儲能這個系統在低溫條件下(的情況)。通俗來說,像我們手機電池,可能在高原高海拔的一些高寒地區,待機時間就非常短。
【解說】甘孜州地處川西北生態示范區,高原草地的生態保護十分重要。因此,尋求當地生態修復之路也是該項目的實證任務之一。
【同期】國家電投集團四川電力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主任 吳穹
我們目前初步設計,在這個項目上設計了127種技術方案,用不同的組件、逆變器、支架,包括一些光伏的技術組合,來尋求最適合整個川西高原包括青藏高原的光伏綜合技術方案。我們采用鋼樁,采用打樁機(的方式)把鋼樁打到地面。這個項目25年(使用周期)之后,我們可以采取方式把鋼樁拔出來,減少施工(帶來)的混凝土污染。我們是要整個施工的時候,混凝土的零污染,這是我們也要打造的生態修復的概念。
陳選斌 四川甘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