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8日電 支付服務是最基礎的金融服務之一,進一步提升支付服務水平、推動支付為民,是服務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在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的指導下,交通銀行四川省分行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堅持“支付為民”理念,針對不同群體的支付習慣,著力改善基礎服務、打造特色服務、開展宣傳引導,統籌力量打通支付服務存在的堵點,為廣大老年人和境外來川人士等群體提供更暖心、更貼心、更順心的支付服務。
適老服務更暖心
交通銀行四川省分行圍繞支付產品適老化升級、銀行網點服務優化、支付知識普及等方面,多維度全面推進推進適老化服務,切實提高支付適老化服務質效。

近日,交行四川省分行營業部收到一位客戶求助,客戶代父親支取退休金時,因誤輸交易密碼導致密碼被鎖定。而卡主本人已是耄耋之年,居住在養老院,行動不便。因急需用錢又擔心賬戶安全,老人心中焦慮不安。得知情況后,網點立即協調安排兩名工作人員來到養老院,快速為老人辦理密碼解鎖,并貼心地進行了用卡安全講解和資金風險提示,消除了老人的擔憂。事后,老人的子女通過電話,對交行工作人員表達由衷的感謝。類似的便利化金融服務已成為交行網點的常態化服務。對于依賴傳統金融服務的老年客戶群眾,交行不斷完善服務方式,開通“綠色通道”和“愛心窗口”的同時,持續完善柜面服務項目,簡化辦事手續,在合規前提下,提供有溫度、更人性化的業務辦理流程,切實提高無障礙服務水平。對于行動不便的特定老年群體,通過便攜式智能終端開展貼心上門服務,將柜臺“搬進”社區、醫院、家中,解決老年客戶現實難題。截至2024年8月末,該行累計為成都地區老年人辦理上門服務或遠程服務228次,適老服務宣傳普及受眾6888人次。通過持續優化傳統金融服務,讓支付適老更有“溫度”。
家住肖家河的王阿姨說:“多數的老年人還是習慣使用現金,交行提供的零錢包兌換服務非常方便,而且在住家附近的交行ATM也可以取小鈔,這對我們老年人來說真是太友好了!”交行積極做好產品適老化改造,為老年群體量身定制“關愛版”手機銀行,更大字體、簡潔頁面,將老年人最常用的查詢、繳費、附近網點查詢、24小時人工客服一鍵撥號和遠程視頻服務等功能放在首頁,最大程度簡化頁面信息與交互流程,讓老年人更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功能。推出定制化額度的零錢包服務,自助設備加大字體并增加了10元現金支取功能,方便老年人操作的同時滿足了小額現金使用需求。通過持續創新服務、升級產品,不斷提升支付適老工作“準度”。
最近,在自貢老年大學內,交行自貢分行的工作人員一邊向過往的老年朋友發放反詐騙宣傳手冊,一邊溫馨地給予提示。交行瀘州龍馬潭支行聯合瀘州市圓夢關懷協會,深入黃艤鎮馬道子村開展適老助殘金融知識宣傳,通過在村委會開設金融知識小講堂、運動會現場開展移動宣教、發放金融知識宣傳冊等活動形式,向鄉村地區老年群眾、特殊群體科普安全支付、反假貨幣、反電詐等金融知識。交行雙流分行走進老年大學歌唱活動現場,交行綿陽涪城支行走進古井村社區,向老年群體開展金融知識宣傳,通過互動式體驗和通俗易懂的講解,得到老人的積極反饋,現場氣氛輕松活躍,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近年來,老年人的支付便利化和防范電信詐騙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如何讓老年人在信息化時代的支付更便利?交行聚焦老年人日常涉及的高頻業務、支付服務和金融風險,積極組織轄內營業機構走進老年大學、社區、養老院等,通過老年人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集中宣傳,將支付服務知識送至老年群體中。通過常態化的“下沉式”宣傳機制,定向普及金融知識,助力更多老年客戶跨越“數字鴻溝”,提升安全意識,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體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支付適老宣傳有“精度”。
國際化服務更貼心
為全面提升境外人士支付服務質效,交行堅持目標導向、多點突破,通過設置外籍人士綠色服務窗口,提升外籍人士賬戶服務水平,全轄ATM外卡取現功能全覆蓋,推進本地消費“適外化”等舉措,為境外來川人士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支付服務。
近日,來自烏干達的表演藝術家Simon和朋友三人來到成都自貿試驗區支行申請開立個人賬戶。步入營業廳,網點英文指示標識清晰醒目,大堂經理用流利的英文向他致以親切的問候,為他詳細講解境外來華支付服務政策,綠色服務窗口的工作人員在了解其辦卡目的和個人情況后,快速完成了賬戶開立手續。Simon和朋友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來到自助服務區,ATM雙語服務界面使他的操作變得輕松,自助取現體驗簡單便捷,這一切都讓他感到非常驚喜,由衷感慨交行服務的高效與貼心。他說:“在交行感受到的便捷服務讓我印象深刻,簡單的流程極大地方便了我們外國人的生活。”

電子科技大學的加納留學生Brain說,我和同學一起到交行成華支行開卡,用于接收學校發放的獎學金和日常生活使用。成華支行的工作人員熱情友好,提供了非常專業的幫助。不但順利開立賬戶,指導我們使用手機銀行,還給我們發了支付服務指南,讓我們了解更多的支付信息和政策,非常有用,我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與便利。
共建友好支付環境更順心
銀行卡和現金消費仍是老年人和境外人士習慣使用的支付方式。為打造兼容共生的支付生態,交行四川省分行結合支付便利化精品商圈建設要求,組織全轄機構加大“零錢包”的兌換投放服務力度,以及涉外場景重點商戶的POS機具外卡受理升級及布放力度,持續優化現金和境外銀行卡受理環境。截至9月底,交行全省經營機構共兌出零錢包42774個,累計兌換金額6219.28萬元。新建3家外幣現金代兌服務點。拓展外卡商戶1368戶,實現“食、住、行、游、購、娛、醫、學”八大場景的外卡商戶全覆蓋。

9月下旬舉辦的第三屆中外地理標志產品博覽會,吸引了來自眾多國家的參展商。交行瀘州分行走進博覽會,開展優化支付服務宣傳活動,向參展商介紹優化支付服務的各項舉措,宣傳展示微信、支付寶、云閃付以及數字人民幣等支付工具的具體使用方法。為了確保消費者能夠選擇多樣化的支付方式,工作人員向參展商提供"零錢包"并鼓勵展位接受包括現金在內的多種支付手段,暢通現金支付渠道,充分發揮現金兜底作用,保障消費者的支付權利。
交行都江堰支行因地制宜,聚焦景區類商圈環境持續發力。支行深入都江堰景區和青城山景區游客服務中心,為景區對外服務窗口提供外幣現金兌換、境外卡取現,以及數字人民幣、云閃付等移動支付操作流程的系列培訓,分發紙質宣傳材料400余份,在游客服務中心循環播放優化支付服務短視頻,營造出濃厚的宣傳氛圍。目前已完成都江堰景區游客中心、青城山景區游客中心、青城山景區游客咨詢服務亭等4個支付服務咨詢服務點建設。
接下來,交行四川省分行將繼續提升銀行卡受理環境,優化現金使用環境,加大支付便利性宣傳力度。聚焦交通樞紐、大型商圈等重點場所,積極打造消費新場景,不斷升級和優化支付服務能力,向社會公眾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服務體驗,助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無障礙的高效支付服務體系,更好服務社會民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