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18日電 (吳平華 劉婧)在宜賓市博物院里,江安縣出土的漢代畫像石——廚炊宴飲圖,生動展示了1700多年前的社會生活:主客二人相對而坐,席間,杯酒言歡、借酒抒懷,何其快哉……浮雕中的畫面,正是宜賓傳承千年釀酒傳奇的見證。

翻開中國的美酒地圖,川黔產區一直是公認的白酒優質產區,而地處這片天然釀酒寶地“黃金C位”的地方,就是位于金沙江、岷江、長江三江交匯處的“宜賓”。
中國酒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全國最主要的白酒生產基地之一。“中國白酒之都”“中國五糧濃香白酒核心產區”“世界十大烈酒產區”……這些,都是獨屬于宜賓的閃亮名片。
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傳承千年的釀造技藝、順勢而為的創新突破,讓宜賓白酒始終勇立潮頭,讓宜賓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白酒之都”!
清醠之美 始于耒耜
時光回溯到2010年4月,國內最大“五尺道”考古行動在宜賓啟動。考古考察團發現了位于古道沿線“叫化巖”上的陶制酒杯,這一考古結果將宜賓酒文化往前推到了4000多年前。
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已懂得用樹上的水果釀酒。而這種用果實釀制出來的酒稱為“蒟醬”,后來被認定為是宜賓酒的起源。
唐代,勤勞智慧的宜賓人釀制出了一種美酒,被官府定名為“郡酒”,在詩人杜甫眼里,他把這種“郡酒”稱之為“重碧”,表達了對宜賓酒的鐘愛。
到了明代,宜賓的釀酒工藝日臻完善,出現了商業性的手工作坊——糟房,從清末到民國,糟房多達12家。
1909年,一種按照“蕎子成半黍半成,大米糯米各兩成,川南紅粱湊足數”的比例釀制出的五谷佳釀“雜糧酒”被更名為“五糧液”,一段延續至今的酒業傳奇由此開啟……
產業精耕 加“數”奔跑
2009年10月,宜賓市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釀酒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白酒之都”稱號。
坐擁五糧液、敘府酒業、南溪酒業等眾多白酒品牌的“酒都”宜賓,讓愛酒之人魂牽夢縈,更是白酒行業人士的“桃源盛境”。
是的,集三江之靈氣、取五谷之精華,宜賓得天獨厚、不可復制的、最適宜釀酒微生物生長的氣候、土壤和水源“三位一體”自然生態環境優勢、4000多年的釀酒史及“獨特多糧濃香型傳統固態法釀造工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孕育出聞名遐邇的五糧液,同時也催生出宜賓首屈一指的白酒產業集群。
2023年,宜賓規模以上白酒企業營收突破1800億元,利潤突破400億元,占到了全國白酒產業營收的四分之一、利潤的六分之一,是中國白酒行業不折不扣的龍頭產區之一。
白酒產業是宜賓的“一號產業”。近年來,宜賓深入實施“產區發展、產業集群、三產融合、創新驅動、綠色低碳”五大戰略,大力推動白酒產業鏈優化升級,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充分發揮“中國白酒之都”“世界十大烈酒產區”“中國五糧濃香白酒核心產區”品牌優勢,全力打造世界優質濃香白酒主產區,形成了推動產區發展的持續動能,拉開了宜賓白酒產業全面實施現代化建設的大幕。
如今,宜賓已形成以五糧液集團為龍頭,50戶規模以上白酒企業、280戶中小釀酒企業、131戶產業鏈配套企業組成的集原糧種植、研發設計、生產儲存、品牌包裝、銷售物流為一體的千億產業集群。
2024年以來,在全國酒類產業經濟呈現低位波動運行的態勢下,宜賓酒類產業經濟指標總體保持穩中有升,1—10月,全市規上酒類企業產值實現691.7億元,同比增長8.2%。
一核多點 強鏈成圈
宜賓,何以為“酒都”?
中國有上萬家白酒生產企業,有大大小小數十個白酒產區,但能成長成為年營收超1800億的頂級產區的,有且只有一個。
宜賓白酒產業之所以能在全川、全國乃至世界脫穎而出,憑借的不僅是先天優勢,更是白酒產業持續迸發的發展活力:
推動產業集群建設——
以五糧液產業園區為核心區域,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支持區縣(園區)探索建立招商共引、項目共建、人才共用、發展共贏等發展新模式,著力形成長江“零公里”最優釀酒生態圈。今年,結合我市產業發展基礎和發展目標,完成《宜賓市加快建成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行動計劃》制定;簽訂《宜賓市人民政府瀘州市人民政府推動共建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戰略合作協議》,制定實施《宜賓—瀘州產區酒業發展共建事項清單》,以產業布局、科技創新等為重點,進一步推進白酒產業強鏈延鏈補鏈,共建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
擴面延鏈促發展——
有序推動釀酒專用糧基地建設及收儲工作;延伸酒文旅融合發展,以五糧液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為核心,串聯中小酒企特色酒莊,形成酒旅融合目的地集群;長線規劃布局“中國酒市”,高標準建設的“中國酒市”將在2024中國國際名酒博覽會期間亮相,并將通過持續的硬件提升改造、沿線業態升級、酒旅文化融合發展等形式,逐步建成在全國范圍內極具吸引力的“中國酒市”文旅IP。
強化科技引領——
依托國家級產教融合試點城市和大學城、科創城資源,建立了全國唯一的“中國白酒學院”;在核心技術攻關、平臺建設和人才隊伍等方面持續發力,賦能基酒品質和名酒產量雙提升;形成“推進組+酒業局+專班+公司平臺+產研機構”的工作格局,凝聚行業發展強大合力。
抓實重點項目建設——
今年,全市酒類產業重點項目共計22個,其中省級酒類重點項目9個,總投資137.7億元。全市酒類產業重點項目中,涉及五糧液高質量倍增工程項目11個,10萬噸生態釀酒項目二期、集中式污水處理項目、江北片區供水系統升級改造項目等3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高質量籌辦名酒博覽會——
即將開幕的2024中國國際名酒博覽會嚴格落實“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工作要求籌辦,更加注重市場化,采取“政府適當補貼+市場化運作”形式;更加貼近消費場景,發放300萬元專屬消費券,并出臺相應支持政策引導商鋪、企業參展;更加突出酒文旅融合,各環節中穿插“酒+文+旅”節目演繹,通過配套招商引資政策,吸引一批白酒企業入駐,以餐飲為載體,打造集餐飲、品酒、旅游為一體的立體化綜合消費場景,形成在全國叫得響、有名氣、有吸引力的“中國酒市”。
聚勢謀遠 共贏未來
“2027年,白酒營收3000億。”
這是四川省酒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上,透露的宜賓未來幾年白酒總目標。
作為中國白酒首個突破千億產值的產區,宜賓用實力證實了“酒都”之名,在產區、企業、品牌、產品、科研、融資、糧食基地等多個方面建樹頗多,收獲亮眼“成績單”。
而要完成這1200億的增量,宜賓也并不是說說而已。
至今短短幾個月時間,外出學習先進、悉心服務企業、梳理重點項目、查找發展短板、研判產業規劃……一系列緊鑼密鼓的動作圍繞產區層面持續發力。這是宜賓建設世界優質白酒產業集群的重要戰略部署,也充分體現了宜賓市委、市政府對白酒產業的高度重視,以及加快建設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群,向著2027年全市白酒全產業鏈3000億元營收目標邁進的堅定決心。
從產業布局優化到技術創新升級,再到市場拓展與品牌建設,宜賓通往“3000億元”白酒營收目標的路線圖已經逐漸清晰。
蓄勢謀遠 大道無垠。
宜賓將繼續秉持匠心、創新破局,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務實的作風,以品質為舟、技術作槳、創新為帆,讓清香之韻香飄四海,于國際酒業舞臺鐫刻中國白酒華章,在時代浪潮中破浪前行、行穩致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