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轟鳴、車輛穿梭……2月5日,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成都高新綜保區一片繁忙景象。前不久,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成都高新綜保區(含雙流園區)實現進出口值5021億元,同比增長23.4%,進出口規模連續7年在全國綜保區序列名列前茅,2024年繼續位列全國綜保區第一。
數據背后源于創新和服務的持續升級,從兩個數字可見一斑。
第一個數字是1.7億美元。近年來,為解決成都高新綜保區內企業隨整機進口的設備零配件沒有進境(區)申報備案,無法單獨申報出境(區)的問題,成都高新綜保區聯合成都海關,在全國首創“綜合保稅區設備零配件便捷監管模式”,方便企業零配件便捷出境(區),從而有效釋放企業存儲空間,提升生產靈活性,進而大幅降低企業成本。截至目前,已助力企業節約成本約1.7億美元。
據悉,該項改革創新被寫入《重慶海關 成都海關共同落實海關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點措施2022-2023年重點任務》,助力川渝兩地電子信息產業實現良性互動,融合、協同發展。
第二個數字是1.4萬億元。為讓企業辦理業務更加高效便捷,成都高新綜保區創新采取了一系列創新措施。
比如針對重大項目設備運行調試需求,通過引入寄售維修型保稅倉新業態,實施“分送集報貨物自主備案”“前置分送集報貨物集中檢驗”等措施,實現保稅貨物7×24小時即到、即備、即走,有力保障了重大項目建設;針對企業一個報關單對應的多個通關車輛單車進出區需要編為車隊統一等候和進出卡口的問題,結合關務系統規范了“一票多車”具體流程,允許綜保區“一票多車”貨物整報分送、單車進出區,為企業提供便利。再如利用“數智綜保”優化輔助管理系統,實施電子關鎖監管及布控抽驗,全國首創綜合保稅區“同企跨片”通關模式,實現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內同一企業貨物在區內各區域無障礙、低成本、自由高效流轉,企業全流程通關時間降低90%左右,跨片通關成本降低100%。
據悉,目前成都高新綜保區“數智綜保”系統中的一納自動算稅、同企跨片、空箱識別和手機APP等創新模塊運行穩定,截至2024年12月,已有31家企業完成超1.4萬億元核注清單數據申報。接下來將對系統進行動態優化,并大力推廣通過數智綜保區綜合物流服務平臺模塊的本地化申報服務。(川觀新聞記者 肖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