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dkztf > 中新網四川

三蘇祠,何以成為蜀中文脈最盛之所?
2022年06月23日 21:02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祝歡

  在四川省眉山市,有一處紅墻環抱、綠水縈繞、古木扶疏、翠竹掩映的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園林建筑。其中有一副對聯廣為人知“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三蘇祠正門。黃崢 攝
三蘇祠正門。黃崢 攝

  這便是聞名遐邇的三蘇祠,是北宋大文豪蘇洵、蘇軾、蘇轍父子的故居。元代改宅為祠,明末毀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重建。

  占地百余畝的三蘇祠堪稱蜀中文脈最盛之所,這里是歷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謁、憑吊三蘇的文化圣地,更是當今眉山的城市文化名片。

  為何是眉山?

  眉山古稱“眉州”,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始于南齊建武三年(公元496年),距今已有1500余年歷史。

航拍眉山。劉忠俊 攝
航拍眉山。劉忠俊 攝

  眉山自古英才輩出、人文薈萃,蜚聲中外的“三蘇”、“千古一人”虞允文、忠臣張綱、孝子李密、“長安畫派”創始人石魯、修史專家李燾……享譽古今的名流巨擘多達千余人,由此留下的古建筑、古墓葬、古祠堂、古書樓以及其他古遺址共有1100多處。

  三蘇祠房檐一角。黃崢 攝
三蘇祠房檐一角。黃崢 攝

  兩宋期間,眉山共有886人考取進士,史稱“八百進士”,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進士之鄉”。宋仁宗贊譽“天下讀書人皆在眉州”,眉山也被稱為“千載詩書第一城、人文第一州”。

  “三蘇”有何特別之處?

  中國蘇軾研究學會副秘書長、四川大學蘇軾研究中心副主任戴路表示,宋朝君主以“尚文”為一代治策,中國古代社會在北宋中葉進入一個文化全面復興的時代。

三蘇祠內部。黃崢 攝
三蘇祠內部。黃崢 攝

  與同時期的文人相比,“三蘇”父子作品數量的留存異常豐富,如蘇軾在四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留下了四千八百多篇文、二千七百多首詩、三百多首詞,數量之巨為北宋作家之冠。

  “三蘇”不僅和北宋的大家有密切的交往,后期蘇軾主盟的文壇還囊括了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等蘇門四學士以及蘇轍、李廌、陳師道等一大批文士。北宋文學史著名的人物大多都和“三蘇”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了解了“三蘇”,也就掌握了讀懂宋代文化的鑰匙。

  眉山如何孕育“三蘇”?

  至于四川這片土地對“三蘇”的影響和孕育,戴路認為“三蘇”在哲學、政治學、歷史學、倫理學、文學、藝術學等人文領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開創性的命題和結論,這與包容異端、搜奇獵怪、不遵禮法的西蜀文化有著密切關聯。

三蘇祠內清康熙年間所建的瑞蓮亭。黃崢 攝
三蘇祠內清康熙年間所建的瑞蓮亭。黃崢 攝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文系教授、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周裕鍇教授指出,與齊魯文化定儒家于一尊不同,自古以來,出生于四川的學者就有“觀奇書”的特點。在為學過程中,蘇軾將蜀人“觀奇書”的傳統發揮到極致,廣泛博雜的閱讀培養出蘇軾開闊的視野和通達的襟懷,使得他的思想別具一種打通各門學科,融會各家思想的博大精神。

 三蘇祠內的建筑。黃崢 攝
三蘇祠內的建筑。黃崢 攝

  “三蘇”在蘇家故宅所受到的教育,和他們的成長脈絡也有著直接聯系。蘇軾的童蒙教育里,曾有道士當過他老師,而他的宗兄寶月大師惟簡曾任大慈寺中和勝相院住持。因此,蘇軾早在青少年時代就已接觸到佛道知識和思想。

  “三蘇”背后 藏著一位偉大女性

  蘇氏一門家風篤厚。千百年來,蘇家“讀書正業、孝慈仁愛、非義不取、為政清廉”的好家風在這里代代傳習。蘇軾母親程夫人“不發宿藏、不殘鳥雀”的家教典故在這里口口相傳。

三蘇祠內,正在閱讀的母子。黃崢 攝
三蘇祠內,正在閱讀的母子。黃崢 攝

  三蘇祠講解員鄭小利介紹,程夫人是蘇洵的妻子,蘇軾和蘇轍的母親,是非常偉大的一位女性,三父子能成為大文豪,程夫人功不可沒。

  程夫人對兩個兒子精心撫養教育,擔當他們的啟蒙老師,親自教他們讀書學習,正是由于程夫人的教導有方,鑄就了蘇軾兄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荷花中的東坡臥塑像。黃崢 攝
荷花中的東坡臥塑像。黃崢 攝

  程夫人勤儉持家,苦心培養出了一門三杰,有人將她與孟母、岳母并稱中國三大賢母,和蘇洵一起合葬于眉山。

  文脈傳承“三蘇祠”歷久彌新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是對蘇門的盛贊。在三蘇祠正門,正上方為清代著名書法家何紹基題“三蘇祠”的鎦金橫匾。

門上寫有 “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對聯。黃崢 攝
門上寫有 “一門父子三詞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對聯。黃崢 攝

  對于三蘇祠的保護,一直都在進行中。現祠內保存大量清代建筑,收藏文物一萬余件,保存有16處蘇家遺跡,收藏有數千件有關“三蘇”的文物文獻。這些遺跡、文物文獻以及牌匾、楹聯為我們了解“三蘇”提供了有力證據。

  從古到今,三蘇祠中外游客如織,文人騷客憑吊,吟不盡的詩賦,數不完的墨寶。蘇東坡的影響力遍及世界,他的傳世名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很多海外華僑華人思念祖(籍)國時常常引用。

  2018年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三蘇祠文化遺產保護榮譽證書,肯定了三蘇祠在世界范圍內弘揚中國文化所作出的貢獻。

三蘇祠內的古井。黃崢 攝
三蘇祠內的古井。黃崢 攝

  在三蘇祠饗殿背后有一口古井,相傳為“三蘇”時代蘇家的飲用水源。講解員徐麗說:“唐宋八大家中三蘇父子占有三席,當地老百姓因此認為,這口井的井水能夠滋養文脈。”

三蘇祠內前來研學的學生。黃崢 攝
三蘇祠內前來研學的學生。黃崢 攝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三蘇祠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正像這口古井中的活水,浸潤滋養著眉山兒女,把千年文脈一代代傳承下去。

  編輯:祝歡、王鵬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尹人久久久香蕉精品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 日本乱码伦电影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日本成本线在观看 | 日本在线亚州精品视频在线 |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