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記者從省衛生健康委獲悉,2025年四川衛生健康工作有這些重點。
加快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健康四川。舉辦委省共建推進會暨健康四川促進大會;深入開展健康四川18個專項行動,深入實施衛生健康“十大工程”;組建“4+N”健康管家服務團隊,擴面提質“健康管家”社區衛生健康服務模式;加快國家區域公共衛生中心建設,分批次布局省級區域公共衛生中心;加快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建設,分級分類組建醫療衛生應急處置隊伍;建設全省統一的“12356”心理援助熱線;共同推出一批川渝合作年度重大事項和共建重大項目;開展“健康中國川渝號”列車擴面增量提質行動。
促進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優質均衡布局。統籌推進“九大幫扶”,扎實推進定點幫扶和駐村幫扶,出臺城市醫院和縣級醫院人員下沉指導意見,實行積分制管理;累計建成縣域醫療衛生次中心400個、社區醫院300個;推進村衛生室公有化、鄉村醫生隊伍職業化,大力實施萬名鄉村醫療人才春苗計劃和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全面推行“縣聘鄉用、鄉聘村用”,有序推進“一村一大學生村醫”;出臺加強護士隊伍建設優化護理服務實施意見,開展“免陪照護服務”試點;建設中醫藥產業發展重點縣,培育10個中藥材大品種種植基地,做大做強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聯盟。
因地制宜培育衛生健康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三大國家級試點,探索實施省級示范項目;迭代升級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三種模式”,在醫共體內全面建立資金池、編制池、人才池、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探索建設區域審方中心和藥品配供中心,推進賦予公共衛生醫師處方權試點,擴面疾控監督員制度試點;重點支持人工智能、核醫療、前沿醫學等關鍵領域,籌建醫學創新轉化研究院、天府中醫藥實驗室,布局一批重點創新平臺基地、重大科研攻關項目;實施全省衛生健康適宜技術“十年百項”計劃,建成衛生健康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庫,啟動第一批研究型醫院(病房)示范建設;實施醫療衛生人才“十百千萬”工程和醫學人文關懷提升行動,培養醫療、預防、管理復合型人才;扎實推進醫藥健康重點產業項目建設,推動召開首屆西部(成都)大健康大產業博覽會。
全面增進重點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福祉。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推動出臺加強“一老一小”工作的務實舉措;健全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支持托育綜合服務中心、用人單位辦托、社區嵌入式托育、托幼一體化等多種模式發展,完善普惠托育服務價格形成機制;深入實施母嬰安全行動、出生缺陷防治能力、健康兒童行動“三個提升計劃”,布局省級區域婦幼健康中心;開展老年健康促進專項行動;支持醫療衛生機構在養老機構設立執業站點和家庭醫生工作站;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各緊密型醫聯體內全部項目互認,川渝兩地和市域內互認項目超過200項;深入開展政務服務“衛您辦”,常態推進“新生兒出生一件事”等機制。
不斷強化衛生健康強省建設支撐保障。實施健康傳播“十百千萬”工程,舉辦十期“麻辣健康小劇場”、百場“健康達人脫口秀”、千場“天府健康壩壩講”,深化“萬名醫護走基層”志愿服務活動;研究制定“新時代人文價值醫院”創建標準;建立公立醫院債務風險預警監測機制,探索大型醫療設備采購價格信息共享機制;加強健康四川“數智大腦”建設,建設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完善互聯網總(分)院功能,所有公立醫療機構接入“5G+醫療健康”專網,基本實現全省和川渝跨機構、跨區域共享調閱全覆蓋。(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魏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