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4日電 (吳平華 劉倩 劉薪)近年來,宜賓敘州區南廣鎮充分依托交通區位優勢、土地資源優勢、特色產業優勢以及鄉村振興政策、資金等優勢,通過引入社會資源“活水”,探索開展“村企合作”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邁出了強村富民、鄉村振興的堅實步伐。

在南廣鎮富強村氣霧蔬菜栽培基地,宜賓市泰品潤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黃開懷帶著村民熟練地摘下成熟的黃瓜,心中充滿了收獲的喜悅。
據了解,該蔬菜基地采用的氣霧栽培技術,就是把根系完全暴露在空氣當中,營養液則以迷霧的方式直接噴到根系上。這一技術不僅提高了溫室空間的利用率,且蔬菜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及氧氣得到了最充分的供給,其生長速度比普通土壤栽培快4至5倍。
宜賓市泰品潤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法人黃開懷說:“我們蔬菜無土栽培的好處是不用除草,不用翻土,然后口感更好,一畝地比傳統的種植方法產量要高上5倍,一畝地的產量在7000到8000斤。我們現在主打的品種是黃瓜,同時試種了空心菜、豇豆和土豆。下一步,還計劃引進圣女果和禮品西瓜。
宜賓市泰品潤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運用現代化科技種植農產品的公司,于2019年招引到南廣鎮富強村,當年便流轉土地30余畝,投資建設食用菌種植基地。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2023年,富強村和該公司通過“村企合作”模式,爭取了50萬元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并加上企業自籌30萬元,啟動了氣霧栽培蔬菜項目。該項目建設了約3300平方米的氣霧栽培蔬菜基地,旨在打造研學、體驗和觀光相結合的新型農業。
“這個項目是以鄉村振興銜接資金來投入,以村經濟聯合社和企業合作的模式,然后以保底分紅、二次分紅的模式,預計在2024年我們村集體經濟能夠增加5萬元的收入。”南廣鎮富強村黨支部書記高兵說道。
除了促進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該項目還讓周邊村民實現了就近務工增收。“他們這個項目很好,我們在這里務工還是有80元錢一天,每月有2000多元錢的收入。我們也不用去外面打工了,在這附近都能夠收入2000多元。”南廣鎮富強村村民周世宣很滿意現在這份工作。
富強村與企業的合作,只是南廣鎮“村企合作”實現強村富民的一個縮影,下一步,該鎮將持續拓寬村與企業的合作渠道,走好村集體經濟與企業發展的雙贏之路,譜寫好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