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15日電(魏蘭)連日來,洪雅縣中山鎮鄒崗村幼齡橘園套種小麥示范種植點,成熟的小麥顆顆飽滿、粒粒金黃,沉甸甸的麥穗將麥稈壓彎了腰,田間收割機在一行行橘樹中來回穿梭,一袋袋小麥收獲歸倉。

據了解,中山鎮鄒崗村幼齡橘園套種小麥面積400余畝。小麥收割后,還將套種大豆,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在柑橘、小麥“一地兩收”基礎上再添大豆收入。“從收割情況看,產量達到了預期目標。”承包種植大戶鄧福霞稱,計劃明年繼續種小麥,相信產量會更高。
收割現場,洪雅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李世洪現場指導和了解小麥豐收情況。“過去受病蟲害頻發、小麥產量低、收益低等多重因素影響,洪雅縣農民種植小麥積極性銳減,小麥種植面積逐年減少,至1995年洪雅基本無種植。”李世洪表示,隨著洪雅全域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持續推進,規模性流轉土地不斷增加,種糧大戶種植小麥的意向大幅度提升。

2023年底,為夯實糧食安全基礎,洪雅縣采取措施開始部署小麥恢復性生產500畝,種植地域覆蓋中山鎮、余坪鎮、中保鎮等6個鎮。其中,鄒崗村示范點種植400余畝。通過“優良品種+配方施肥+規范化種植+綠色防控”栽培種植技術,與機械化技術、田間管理等配套服務相結合,保障小麥產量。
洪雅縣農業部門表示,從中山鎮鄒崗村示范點小麥收獲情況看,畝產量實現了預期目標,種植戶發展小麥生產信心增加。據悉,2024年底,洪雅縣計劃規模性種植小麥面積將增加到5000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