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5月20日電(李露平) 初夏的微風拂過,在甘洛縣田壩鎮羅群村桑果林里,一顆顆鮮嫩飽滿的桑葚掛滿枝頭,在陽光的映襯下,十分誘人。小小桑葚果,不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去采摘,也成為當地群眾的增收“致富果”。

隨著羅群村桑旅融合產業園里桑葚的成熟,不少游客聞香而去,采摘嘗鮮、打卡拍照,鄉味野趣讓人流連忘返。采摘、挑選、裝框……穿梭在果園里的不僅有游客,還有忙碌的村民們,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我在產業園幫忙采摘桑葚,我老公可以來修路,我們一年僅務工收入就有3萬元,既實現了在家門口務工,還可以在家照看孩子。”羅群村村民趙安秀高興地說。
據了解,羅群村桑旅融合產業園種植的桑葚,果品甘甜醇厚、營養豐富、綠色天然,富含花青素和白藜蘆醇,有防病保健、延緩衰老的功效。“產業園桑葚的種植面積達200畝,預計桑果產量達30萬斤,桑葉產量達10萬斤,總產值達100萬元,帶動就業2000人次,農戶人均增收5000元。”據該村黨支部書記黃福蓉介紹,近年來,該村依托轄區的產業優勢、生態優勢,在多方力量的幫助下打造了桑旅融合產業園,但隨著產業的不斷壯大,園區道路、排水等基礎設施條件成了發展的桎梏。
對此,綿竹市對口幫扶甘洛前線指揮部在園區實施基礎設施改造項目,既凸顯了桑果采摘+生態休閑的彝家農業風情,又滿足了游客觀光休閑、徒步健身及體驗彝族民俗活動,打通了該村發展梗阻,成為當地優化桑旅產業發展的關鍵一步。

今年以來,綿竹市對口幫扶甘洛縣前線指揮部圍繞綠色發展“底色”,結合甘洛縣當地農業環境、幫扶政策、宣傳渠道等優勢,投入幫扶資金100萬元,加快田壩鎮羅群村特色桑旅產業園區道路、排水系統、農家樂的改造升級以及櫻花行道樹特色景觀的打造,幫助該村打通制約產業發展的“堵點”,成為“濱河美景+果蔬采摘+生態休閑”的田壩鎮河谷農文旅產業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為進一步暢通銷售渠道,綿竹市對口幫扶甘洛縣前線指揮部還積極對接意向商家,引進企業,協調綿竹企業成立甘洛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店鋪,拓寬桑葉、桑果銷路,助推園區可持續發展,讓桑葚產業成為全村共富的“金鑰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