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lyxw > 中新網四川

宜賓珙縣:建設智慧養蠶房 “新絲路”助增收
2024年06月07日 10:30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中新網四川新聞6月7日電 (吳平華 廖珈 何華)近年來,珙縣不斷加大培育優質蠶桑基地力度,一批新設備、新技術的投入使用正在持續改善全縣養蠶環境,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

 在數字化小蠶共育中心,工人們正在蠶臺間進行桑葉喂食。廖珈 攝
在數字化小蠶共育中心,工人們正在蠶臺間進行桑葉喂食。廖珈 攝

  走進底洞鎮錦繡村新投入使用的數字化小蠶共育中心。工人們正在蠶臺間對“蠶寶寶”進行桑葉喂食。

  小蠶飼育很關鍵,養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農戶能不能穩產高產。由于小蠶對溫度、濕度、桑葉、環境消毒要求比較嚴格,要在恒溫、恒濕、無菌環境下共育。曾經,部分蠶農受飼育環境的限制以及小蠶飼育技術規范操作不到位的影響,容易導致發生蠶病,影響養蠶效益。現在,小蠶共育讓蠶農不再單打獨斗,每間共育室都安裝了自動化溫控設備和大數據監測系統等,溫度、濕度、光照、換氣都由小蠶共育環境智能化控制系統感應調控。同時,技術員也可以進行遠程手機操作。

  據底洞鎮錦繡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田聯剛介紹,小蠶共育室智能化升級改造后,將大大提高養蠶的出庫率和存活率,單產和繭層量得到了提升,增加了蠶農的養蠶收入。

  據了解,數字化小蠶共育中心投入使用后,提高了30-50%土地面積使用率,預計每張蠶種可增產5公斤,蠶農售繭收入增加300元,每年可實現蠶農增收3000萬元以上。

  據悉,近年來,珙縣以《珙縣100億蠶桑產業發展規劃》為引領,加快蠶桑現代農業園區打造。最新投入使用的智能工廠化養蠶車間、數字化小蠶共育中心項目占地10.49畝,其中大蠶飼養工廠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智能化共育室中心400平方米。項目集科研、試驗、科普、規模化養殖等功能為一體,作為縣域蠶桑產業良種推廣、新技術應用試驗示范基地,有效提升產業智能化水平和綜合效益。目前是川內蠶業生產試驗示范規模最大的基地。

  下一步,珙縣將加快推進珙縣繭絲綢加工項目,加快珙縣桑枝食用菌一體化項目建設,確保工廠化菌棒制作中心、工廠化食用菌示范基地于年內投產。(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五月天婷婷亚洲综合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三a四a视频在线观看 | 综合久久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亚洲v天堂v日本v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孕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