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18日電 (楊尚威)連日來,瀘州市龍馬潭區迎來了翠香桂圓豐收季,田野間果香彌漫,一串串個大飽滿的桂圓壓彎了枝頭,預示著又一個豐收年的到來。

在龍馬潭區特興街道桐興村郁郁蔥蔥的桂圓林中,村民們正背著背簍穿行在果樹間,尋覓、采摘著已成熟的桂圓,或從繁茂的枝葉中探出頭來招呼說笑著,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我今年結了翠香桂圓的的果樹有幾棵,差不多一棵樹能結了一兩百斤,這個桂圓品種又好吃又大個,味道還甜,一棵樹大概能賣2-3千塊,一年能有兩三萬的收入,安逸得很。”村民尹志富一邊摘桂圓一邊介紹到。
據了解,翠香桂圓是一種從福建引進的優新晚熟龍眼品種,因其果實成熟期在9月下旬,有效地填補了瀘州地區的桂圓“空窗期”,延長了桂圓供貨期。
“翠香桂圓是2019年從福建農科院引進的,它的特點就是果大、肉厚,自身帶有一股獨特的酒香味。”龍馬潭區農業農村局經濟作物站站長辜潤智說到,“這個品種的桂圓豐產性特別好,在龍馬潭試種成功后農戶反響特別好,它的銷售批發價這兩年都在十元到十五元以上,銷售價格已經比我們的傳統桂圓翻了近兩倍,它整體的收益比我們常規的桂圓要高百分之八十以上。”
今年,桐興村的桂圓樹掛果情況尤為喜人,單個果實的最大橫徑達到了3厘米,平均單果重也在16克以上,種植效益明顯。隨著翠香桂圓“名氣”和“人氣”逐年增長,村民們也迎來了更加忙碌的銷售季,他們將新鮮采摘的桂圓運往市場,或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銷售,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
“目前特興街道桐興村的桂圓種植面積有四五千畝,其中規模換種翠香的有700余畝,當地老百姓還自發嫁接了800余畝。”龍馬潭區特興街道農業農村辦副主任喻生強介紹到,“我們桐興村有悠久的桂圓栽種歷史,產業基礎也比較濃厚,同時特興街道的桐心院子也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人流量大,能有效的把翠香品種宣傳出去,讓老百姓能看到農旅融合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