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0日電(黃進喜) 20日,大邑稻鄉漁歌現代農業產業園熱鬧不已,在陣陣稻香的豐收場景中,由大邑縣農業農村局、四川省稻鄉漁歌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都高新區-大邑縣結對聯動指揮部聯合主辦的“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大邑縣慶豐收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發布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機會清單,涵蓋5大領域總投資額約47.7億元。
“咚咚咚”鼓聲響起,舞蹈演員們開始入場,他們的動作隨著鼓點,時而溫柔輕盈,時而剛勁有力,贏得臺下掌聲陣陣。在開場舞后,大邑縣重點發布了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機會清單。機會清單涵蓋農產品深加工、中藥材初加工、鄉村文化旅游、綠色種養及農商文旅融合5大領域,包括青梅全產業鏈項目、優質糧油品牌精深加工項目、中藥材初加工項目、和美鄉村及川西林盤項目等11個項目,總投資額約47.7億元。
其中,青梅全產業鏈項目擬投資10億元,以建立規模化青梅種植園為主體,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發展空間,規劃建設加工廠、主題酒店等設施,爭創國家級青梅示范產區。中藥材初加工項目擬投資1億元,立足大邑縣道源中藥材產業園區,依托“仙山藥谷”“天然氧吧”獨有的自然優勢,引入中藥材初加工企業,實現產業融合互動發展。
本次慶豐收活動不僅是慶祝豐收,還是成都高新區與大邑縣結對聯動一周年鄉村工作成果展。活動中,成都高新區-大邑縣結對指揮部介紹了結對聯動情況,推介了首開區近期規劃實施項目。其中,鄉村首開區總面積92公頃,依托緊鄰西河的良好農業與生態本底,植入智慧農業、數字林盤、田園總部等功能業態項目,打造鄉村核心樣板區。重點推進數字林盤、中醫藥博覽園、零碳村、田園社區等項目開發建設。城市首開區總面積125公頃,以西嶺湖為核心,臨湖布局了西嶺湖之心、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心、浪濤活力之心三個核心功能建筑。內部以創新服務聚落為核心,環繞企業協同總部、復合產居組團、田園酒店等組團,構建以彩池為核心的商務辦公聚落。
“天府第一蒸”上新“藥食同源”菜品,長桌共食慶“豐”景。
“三!二!一!起鍋咯!”隨著面積近百平米的籠蓋被吊車緩緩揭開,籠中頓時騰起了云朵般的白色煙柱,食物散發的香氣彌漫全場,讓人食欲大增。蒸酥肉、扣肉、粉蒸排骨、咸燒白……各色菜品從巨大蒸籠中取出,讓人垂涎欲滴。在近200米的長桌上,親朋好友圍桌共享,共享秋日美食,共慶豐收盛宴,成為一道亮麗的田園風景線。
據了解,“天府一鍋蒸”蒸籠直徑11.11米,高6.15米,籠屜由1234片楠竹片拼接而成,籠蓋采用純手工竹編工藝制成,蒸出的菜品可供上千人食用。“無蒸不成席”,蒸不僅可以保留食物的營養成分,保證口感和味道,無油煙的做法也為身體加注了健康。
“今年的蒸籠餐比去年又升級了很多,不僅有傳統蒸食,還增加了‘藥食同源’主題菜品。”游客張勝由衷地感慨,參加此次活動,品嘗了美食,感受了秋收的喜悅,看到了大邑農業農村發展的新成就,更了解到了大邑廣闊的發展空間。
活動在分享美食、慶祝豐收的同時,還展示了大邑農民朋友勤勞智慧和時代風采。經過前期參賽報名、田間管理、縣級實測等程序,大邑評選出7名小麥高產競賽獲獎人員及11名水稻高產競賽獲獎人員。在活動當天,對獲獎種糧大戶進行了頒獎,以此鼓勵他們繼續發揮生產經營優勢,積極應用現代農業技術,帶動更多種植戶多種糧、種好糧。今年以來,大邑正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全縣夏糧糧食生產面積12.49萬畝,產量4萬噸,實現豐收;秋糧播種面積29萬畝,豐收在即。
據悉,9月21、22日,還將在稻鄉漁歌舉行萬人產業大闖關活動,大家可以前來參加,在體驗水稻收割、稻田摸魚、稻田射箭等休閑娛樂活動的同時,共繪田園畫卷,打卡諾言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