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2日電 (宋成均 李萬寧)“今年天氣不錯,一晴一雨,有利于小麥生長。”宜賓長寧雙河鎮合龍村黨總支副書記蒯金平說。據了解,宜賓市長寧縣今年全縣4000畝冬小麥播種已全面完成,目前,冬小麥已陸續出苗,長勢良好,為來年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走進雙河鎮合龍村的糧經復合種植園區,300畝冬小麥宛如一片綠色的地毯,每一株麥苗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品,細長的葉片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璀璨的光芒。蒯金平蹲下身子,手指輕輕撥開麥苗,仔細查看根部情況,時而微微點頭,時而與農技人員低語交流,仿佛在與麥苗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共同謀劃著豐收的未來。
近年來,長寧縣嚴格落實中央“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部署,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充分利用有冬閑田發展種植冬小麥。同時推廣農機與農藝相結合,2024年在多個鎮開展了小麥機播示范推廣和高產技術示范,將小麥種植納入五糧液專用糧定制基地,并簽訂收購協議,帶動群眾積極參與種植。今年,全縣發放優質高產良種22.5噸,有效推動了冬小麥種植工作。
為確保冬小麥安全越冬,長寧縣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跟蹤服務指導,幫助農戶做好冬灌、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工作。“七分種、三分管,當前防治病蟲草害是田間管理的關鍵。”長寧縣農業農村局農技專家表示,將繼續加強技術指導,確保明年糧食豐收。

糧食安全可是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大事,長寧縣一直把它當作“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長寧縣有關領導表示,將繼續加大力度,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定制基地為抓手,不斷完善農田基礎設施,讓農戶們學到更多農業技術,把土地管理得更加科學,讓糧食產量蹭蹭往上漲,農民的腰包也越來越鼓,共同描繪出鄉村“綠富美”的新畫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