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0日電(吳平華 羅景萍 袁野)雨水節后,萬物萌發,正是育苗好時節。2月19日,在高縣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內的智能化育秧中心,溫暖明亮的溫室大棚內,一派生機盎然。循環式智能育秧機床上,一株株南瓜幼苗正舒展開葉芽,肆意地享受著水霧的滋養。

“我們目前主要培育有貝貝南瓜、蜜本南瓜以及辣椒、茄子等品種,再過3-5天,首批共1600盤南瓜秧苗就可成苗移栽。”該育秧中心技術顧問何錫榮介紹,該批蔬菜秧苗是育秧中心與縣內文江、慶嶺、落潤、蕉村等多個鎮的蔬菜基地合作,培育的“訂單”秧苗,由育秧中心進行統一選種、催芽、培育,種植戶只需翻耕好地塊,靜待秧苗培育好后,便可快速移栽。

現場看到,與傳統大棚育秧不同的是,這里秧苗都生長在數米高的循環式智能育秧機床上,只需輕輕觸動控制系統,機床軸輪便會帶動一排排育苗盤整體呈“S”形,勻速上下移動,秧苗像是坐上了“過山車”,均勻地接受光照和水霧。何錫榮介紹,整個育秧期間,大棚內的控溫控濕系統可根據秧苗的生長情況,精準地控制水份、光照、溫度和濕度,25—30天就可出苗,還可多批次循環育苗,不但節約了人工育秧產生的薄膜、苗盤、秧田翻耕等成本,而且大幅度提高了秧苗總體質量,確保春耕生產不誤農時。
據悉,目前整個育秧中心共有1條自動化播種生產線和6條立體循環運動式育苗機床,滿負荷狀態下,1批次可培育1.4萬盤秧苗。除了重點培育水稻秧苗外,還可根據市場需求和季節變化培育各類蔬菜、油菜等其他作物幼苗,通過“科學化管理、一體式育苗、訂單式生產”模式,不僅能滿足核心區糧食作物育秧需求,又能兼顧農閑時期高品質蔬菜育苗,助力春耕生產提質加速。
隨著春耕生產的大面積鋪開,各類育秧“訂單”還在持續增加。目前,育秧中心已接到2200畝的水稻育秧訂單,預計在3月中旬集中開展水稻育秧工作,通過把好“育苗關”,為今年糧食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