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2月27日電 (鄒程誠)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隨著天氣逐漸回暖,宜賓江安縣到處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們抓緊春耕播種,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在江安大妙鎮分水村蓮藕基地,藕農們正搶抓時節種植蓮藕,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水上春耕圖。走進大妙鎮分水村,只見一塊塊水田接連成片,藕農們身穿防水服,分工合作,拉線、搬運,嫻熟地將蓮藕種到田里,現場一片繁忙。“我們公司在分水村的蓮藕種植基地有800畝,目前種植的是我們自己研發的新品,是從中國科學院引進,我們進行了培育和改良,今年是第一季,根據我們以往的參考標準,畝產量能達到3000到5000斤一畝。下一步,我們還會去注冊商標,打造專屬品牌。”分水村蓮藕基地負責人歐永贏這樣說道。

據了解,分水村是大妙鎮的一個中心村,土地肥沃,水源優質,具有種植蓮藕的天然優勢。“我們以蓮藕產業發展為方向,定點定向去重慶樂瑞進行招商引資,分水村實行資產入股。”分水村黨總支書記黃從銀介紹道,“目前已經流轉出來的土地有一千余畝,正在蓮藕種植階段。”
近年來,江安大妙鎮以“荷藕生態觀光區、農旅融合先行鎮”為發展定位,在分水、召巖等村連片打造荷藕種植現代農業園區,以“荷”興業,以“荷”延鏈,以“荷”塑旅,不僅為當地農民帶來了增收的希望,也為鄉村振興農文旅融合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樣,在江安縣迎安鎮鳳鳴村的田間地頭,只見農戶們正搶抓農時種植蜜本南瓜,覆膜、打孔、栽苗、填土、澆水,一派繁忙。據種植大戶陽云清介紹,今年他家共種植了120畝蜜本南瓜,現已基本完成種植。

據悉,迎安鎮鳳鳴村種植蜜本南瓜已有23年的歷史,從2003年,鳳鳴村村民相繼成立了蜜本南瓜農民專合社,使蜜本南瓜逐漸發展成為迎安鎮種植業的支柱產業,通過“專合社+農戶”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形成了種植面積規模化、種植品質化、產業品牌化、模式立體化、銷售多元化、營銷前沿化的良好局面。
“現在我們全村的南瓜種植面積在8000畝左右,輻射整個迎安15000畝左右。我們村南瓜產量在3000萬斤左右,產值在1500萬元至2000萬元。”鳳鳴村黨總支書記張金華自豪地介紹道。
下一步,江安迎安鎮將繼續大力發展蜜本南瓜特色農業,助力鄉村振興。今年,蜜本南瓜種植產業預計能帶動周邊群眾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