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3月7日電 (高銀松 許紫燕)眼下,正值瀘州市納溪區天仙鎮7000畝枇杷春季管護的關鍵時節。青綠色的枇杷掛滿枝頭,當地種植戶正搶抓農時,忙著套袋、施肥,做好枇杷精細化管理,為今年枇杷產業穩產豐收奠定基礎。

在天仙鎮十二灣枇杷種植基地,一棵棵枇杷樹上,已套著黃色、白色等不同顏色的保護果子的紙袋。“枇杷果經受不了太陽一直曬,曬裂出了‘疤痕’,會影響賣相,價格就會降低,套上了袋子,還能防蟲害和鳥啄食。”有26年種植經驗的“土專家”孫孝君,正向當地種植戶傳授枇杷套袋管理技術,帶動大家科學管護枇杷。
孫孝君一直在家從事農業勞作,與枇杷打了26年的交道。“目前正是套袋、水肥管理等春季管護的關鍵時期,上個月以來我們一家人都在枇杷地里忙,預計要忙到3月底左右,今年早熟、中熟和晚熟3個成熟期的枇杷畝產預計可達1000斤,畝收入不下于1萬元。”
孫孝君說,她家種了近20畝枇杷,有三月白、解放鐘、早鐘六號、白肉、香妃等早熟、中熟、晚熟三個成熟期的品種,枇杷不易于長時間保存,種植不同成熟期的枇杷,可以確保從4月中旬到6月份都有新鮮枇杷上市。
據了解,納溪區天仙鎮毗鄰永寧河,因獨特的地理氣候,盛產枇杷,集中連片種植有7000畝枇杷,輻射全鎮達萬畝。得益于多年的枇杷種植經驗,天仙的枇杷果質好、成熟時間長,果子品質得到了保證,廣受區內外消費者的好評。孫孝君說,近年來天仙枇杷的名聲越來越響亮,每年通過線上銷售和“回頭客”光顧,枇杷都不愁銷路,相信今年也是一個豐收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