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cxw > 川觀新聞

未來三年 四川將這樣治理城市內澇
2021年12月07日 10:03 來源:川觀新聞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12月6日,記者從四川省住建廳獲悉,近日《四川省城市內澇治理三年攻堅行動方案(2022-2024年)》(以下簡稱《方案》)已正式印發。根據《方案》,未來三年,四川城市內澇治理將實現:老城區雨停后能夠及時排干積水,全面消除嚴重影響生產生活的易澇積水點,新城區不再出現“城市看海”現象。

  《方案》由四川省住建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省水利廳、省應急管理局聯合印發。《方案》確立三年內城市內澇治理的原則:聚焦韌性城市、海綿城市建設,加快城市生態環境治理和城市有機更新,補齊排水防澇設施短板,提高城市內澇智慧化監測水平,系統推進城市內澇治理,保障城市安全有序運行,助推美麗四川建設。

  根據《方案》,到2024年底,全省城市(縣城)基本形成“源頭減排、管網排放、蓄排并舉、超標應急”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在超出城市內澇防治標準的降雨條件下,城市生命線工程等重要市政基礎設施功能不喪失,基本保障城市安全運行。

  城市內澇防治標準,進一步明晰。《方案》指出,超大城市內澇防治標準,應按照重現期100年設計,區域中心城市內澇防治標準應按照重現期50-100年設計,大城市內澇防治標準應按照30-50年設計,其他設市城市及縣城應重現期20-30年標準設計。“在《方案》里,明確了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和其他設市城市及縣城的內澇防治設計標準,重點明確了省域副中心城市應對標特大城市,按內澇防治重現期50-100年標準設計。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新老城區治理路徑,將有什么不一樣?《方案》明確要進行分類制定。根據《方案》, 對于新建城區,要利用源頭滯蓄、滲透等低影響開發設施減少徑流量,適度提高市政排水管網建設標準,建立系統完整的排水防澇體系。老舊城區,則應加強排水管網和修復改造,采用人工調蓄與機械強排相結合的措施,消除低洼地區易澇隱患。

  記者 張明海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α√在线 |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 五月天Av中文在线 | 一本大道香蕉大在线欧美 | 天天高清在线3w | 久久亚洲性爱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