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記者從生態環境廳獲悉,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相關單位在邛崍市天臺山開展生態質量監測過程中,發現一只鮮紅色甲蟲,經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專家鑒定和查證,最終確定為四川新記錄物種鉗齒擬紅芫菁(Synhoria maxillosa)。
鉗齒擬紅芫菁在系統分類上隸屬于鞘翅目、芫菁科、櫛芫菁亞科、紅芫菁族Synhoria屬。成蟲體長18至30mm;體色全面鮮紅色;具明顯的大顎;雄蟲大顎較雌蟲發達,頭部也較雌蟲大;頭、胸之間具頸,腳黑色。
該物種生活在低海拔山區,幼蟲寄住于蜂巢,于枯木樹皮下化蛹,6~8月成蟲出現,行動非常遲緩,很少遠離巢穴活動。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植保所王磊博士介紹,該物種生物描述資料極度缺乏,僅馬來西亞有文獻資料分布記錄,國內未見文獻報道。根據資料,其分布范圍主要有日本、中國臺灣和香港,內地僅湖南長沙有被發現。由于該物種生活史奇特,因此在國內極為罕見。
邛崍市位于龍門山南段延伸山系,氣候適宜,植被茂密,生境多樣,擁有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在天臺山的生態質量樣地附近,通過紅外相機還拍攝記錄到了白腹錦雞、紅腹角雉、白鷴、豹貓、毛冠鹿、亞洲黑熊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自2023年首次開展全省生態質量監測以來,四川省已監測記錄到大量的珍稀保護物種,為區域生態質量評價累積了大量的一手監測數據。近日生態環境廳啟動了2024年度生態質量監測工作,編制并印發了《2024年四川省生態質量監測工作方案》,各市(州)正在陸續啟動年度監測工作。記者 張蒙
(來源:川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