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1日電 近日,田野和伙伴們一起從四川踏上了前往陜西省漢中市的火車。

一起去漢中的,有4名青年職工,他們和田野一樣,來自四川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所轄的復烤廠。
此次目的地是陜西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漢中卷煙廠。田野和伙伴們,將在這里跟班學習一個月。
田野的“野心”源于責任。
近年來,在行業高質量發展目標引領下,四川復烤立足當好卷煙工業企業“第一車間”,持續增強打葉復烤均質化能力和現場管控水平。而這些能力、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對工業企業“管理、技術、操作”經驗的充分借鑒。
所以,來到漢中,田野就給自己立下了目標——在漢中卷煙廠仔細摸排,找到“現場清爽、生產清潔”的更優路徑。
為了學到真經,田野“化身”制絲車間操作工,順著煙葉的流向開始了巡檢學習。進入車間,他的直觀感受是干凈、整潔、安靜,設備流水線上運轉、摩擦和振動應有的轟鳴顯得不那么刺耳。他根據經驗判定:是高標準的保養維護發揮了作用。
接下來,身負重任的田野開始刨根問底。
原來,漢中卷煙廠的最小保養周期是批次間保養,同牌號內各批次加工數量相等,最大批次不大于10000kg,由此固定了保養時間,在小規模、高頻率、嚴標準的保養下,現場清爽度保持得很好。
此外,每月末廠里進行為期2天的設備月度保養及檢查,班組成員全體參與,保養范圍覆蓋車間所有設備,還針對各類清掃困難源自制了個性化的清掃工具,設備部件能拆即拆,清潔程度細化到了每一處縫隙。
出川第三周時,田野已經摸清了漢中卷煙廠的各種“底細”。
除了清潔主題,他發現其產品指標的穩定性也很高,執行的《工藝質量標準》非常具體——
——明確標注了每批次產品工藝流程。這看似簡單的動作,極大方便了操作人員對照執行以及誤操作后的責任追溯;
——詳細注明了設備參數、工藝參數、質量指標。分工段、單設備列出了32項重點加工參數以及23項重點控制指標;
——各重點控制設備的參數預設固定值多、范圍值少,質量管理的指定性強于指向性。
通過以上觀察,田野發現,制絲原料經配方后進入生產線,與打葉復烤原料配方同理,一樣存在物理特性、耐加工強度不一的情況,但漢中廠產品指標均質化程度很高。
為什么呢?
帶著疑問,他將巡檢關注點放在了溫濕度檢測儀、電子皮帶秤等質量監控點上,發現指標穩定的原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整線具備7萬余個監控點,其中3萬余個質量監測點位實時反饋在線信息,并由中央控制室對應調整;二是讓片煙及煙絲經過充分混合貯配后進入下一工序,均質化程度較高;三是降低了操作人員“自由發揮”空間,減少了設備參數變量,更利于規范化操作。
當然,嚴格的班組管理也給田野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制絲車間實行“生產穩態時間管理評價辦法”,規定:啟動生產時,物料第一次達到指標下限為穩態時間開始,生產結束時,最后一次指標達到下限為穩態時間截止。過程中,設備故障、堵料、斷流等情況分別計入當班、工段、人員的月度考核。
同時,將涉及11項關鍵質量指標、32項關鍵工藝參數的工序及人員納入考評范圍,參評人員按職責分為跟工段評比人員、包片區評比人員、總體評比人員,做到了現場質量檢測結果從上至下追溯到班組、到工段、到設備操作人員,評比獎懲權重則由下至上分配到人員、工段至班組,充分體現人員的操作水平和班組的契合程度。
與田野一同出川的,還有德昌復烤廠的譙霖、會東復烤廠的甘坤文和姬超。
譙霖側重于學習管理。
他認為,生產是制造型企業的命脈,如何做好生產管理并保障設備正常運行,至關重要。
為此,他廣泛向車間生產管理人員學習,不僅學到如何運用6s、標準化等工具加強管理,也進一步感受到了理論和實際的差距,決心回廠后踏踏實實學本領、練技能。

甘坤文也是第一次到卷煙廠,一切都是陌生的。
在他眼中,每一個工段都充滿科技感,廠里的技術骨干不僅樂于分享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還耐心解答“學生”們的疑惑。
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上夜班時,一名操作工趁空閑時研讀專業技術書籍,枯燥乏味的圖書變得甘之如飴。
這讓甘坤文意識到,一個人的技能絕非永遠傍身,不斷學習才是王道。
這次跟班學習,給姬超帶來的更多是“思考”——我們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一個月的跟班學習,他的答案漸漸清晰:一是對質量近乎苛刻的要求,貫穿到了每一個生產環節,從解包投料到煙絲產出,整個過程都處在嚴密監測中。二是高度重視現場管理標準化,6S管理不是掛在墻上的口號,產品質量得到絕對保障。三是部門之間溝通順暢,生產與工藝、班組與工段、管理人員與基層人員,時刻都在狀態,無縫對接、上下有序,這很了不起。
為此,他廣泛向車間生產管理人員學習,不僅學到如何運用6S、標準化等工具加強管理,也進一步感受到了理論和實際的差距,決心回廠后踏踏實實學本領、練技能。
學習結束時,正值漢中的石榴豐收季。而這一刻——田野和伙伴們,也滿載而歸。他們期待著,回到各自崗位后,一起努力、緊密協同,將所學所悟盡快轉化為實踐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