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胖三斤”,這是許多人春節假期的生活寫照。春節期間,大家所吃的食物逐漸豐富,飯桌上的食物偏向于油膩、重口味。假期即將結束,我們又該如何恢復往日的“苗條”、“刮去”油膩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臨床營養科住院營養師何博為大家分享節后健康“刮油”手冊。
腸胃調理循序漸進
飲食恢復定時定量
“首先,無論減肥還是調理胃腸,千萬不能亂來!”何博強調,由于節日期間的大吃大喝,已經使胃擴張,如果突然節食或不食,將導致胃酸濃度增大,分泌量增加,從而誘發消化性潰瘍等癥狀,嚴重者可引起低血糖癥發作。
另一方面,腸道因無材料刺激而降低蠕動頻率,導致便秘。更有甚者為了減肥用上各種“刮油茶”等,而市面上打著“消脂”、“清腸”名義的減肥保健品,往往含有番瀉葉成分,這一成分在醫療上僅作為重癥治療或做腸鏡前的清便洗腸之用。
因此,節后飲食調理一定要循序漸進,先做到定時定量。“節日期間很多人飲食和作息時間都會被打亂,早餐午餐一起吃更是常態。”何博建議節后恢復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保持七八分飽的進食方式,分散胃的消化吸收壓力,讓腸胃慢慢恢復以前的容量。
同時,保證飲食均衡,需要攝入蛋白質、膳食纖維等。其中,蛋奶魚肉要適量,每天1個雞蛋,1盒牛奶,1掌的瘦肉,1掌的魚類;膳食纖維攝入需合理,建議大家每天攝入蔬菜500g,深色蔬菜為主。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如綠葉蔬菜、粗雜糧等)在人體腸道內會吸水膨脹,能夠增強飽腹感,也有助于排便。“但是如果攝入過多,也會加速胃腸道蠕動,增加腸道產氣。”何博說道。
多喝茶水清除油膩
多做運動勞逸結合
另外,可以通過清淡飲食、多喝水來“刮去”油膩。拒絕肥肉和葷油,多吃禽、兔、魚肉,適量攝入畜肉及動物內臟,烹調方法以蒸、燴、煮、拌為主,少用油煎、油炸。還要多喝白開水或茶水。每天飲水1500ml-1700ml,能夠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減輕肉類食物對腸胃的負擔。尤其是紅茶或綠茶能清除胃腸道的油膩,金銀花、菊花泡水喝,不但清香可口,還能去火生津。
最后,何博建議大家適量參加體育鍛煉,做到勞逸結合。“為維護消化系統功能,請大家堅持基本的有氧運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跳繩、瑜伽、動感單車等)累計150分鐘以上;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并減少久坐。
記者 朱馨月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