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施超以一個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向母校捐贈10萬元。 成都中醫藥大學 供圖
中新網成都10月27日電 (記者 賀劭清)27日,成都中醫藥大學建校65周年之際,該校2011級中醫學專業校友施超回到母校,捐贈300萬元,用于中醫藥文化進校園和成都中醫藥大學優質生源基地建設兩項工作的開展。
施超生于1991年,他的父母都是農民,家庭經濟并不富裕。高考完,施超整理家中的舊書并去家附近的廣場上擺攤。“那個暑假我大約每天能賺70元。”施超講述了自己第一桶金的由來。2011年來到成都上大學后,施超也沒放棄圖書銷售,趁周末時在學校里擺攤賣書。不知不覺,施超靠擺攤大二時已經攢下了近10萬元。后來他在校園里開了實體書店。成都中醫藥大學考慮到是學生創業,給施超提供了80多平方米的場地并且減免房租。

施超在學校創業。 成都中醫藥大學 供圖
施超介紹,實體書店并不賺錢,為了維持書店的運營,他開始去成都的高中銷售課外讀物。“我當時找了10個人跟我一起做高中學校的圖書銷售,10個人分布在不同的省份,這樣我的業務就擴展到了上海、江西、湖北等地方。”銷售圖書給施超帶來了200萬元的經濟收益,到大學畢業時,他已經創辦了一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現如今,他的企業投資版圖涉及了文化教育、工業制造、數據通信、產業園區開發運營等多個領域。
此次捐贈不是施超第一次向母校捐贈。2016年施超從成都中醫藥大學畢業時,恰逢學校60周年校慶,他以一個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向母校捐贈10萬元。“2016年畢業時,我以一個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向母校捐贈10萬元,那一次的捐贈儀式上,在對未來還充滿很大不確定性因素的時候,我許下豪言,希望在母校70周年校慶的時候可以捐贈100萬,今天,也算是提前、超額完成了這個目標。”施超表示。

施超向母校捐贈300萬元。 成都中醫藥大學 供圖
畢業后,施超一直關注母校的發展。2020年,他向成都中醫藥大學三所附屬學校捐贈了總計10萬元的圖書。施超表示,他計劃選擇成都、綿陽兩個地市的重點中學及其它學校的主要生源中學,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學術、文體、互訪等交流活動,建立長期穩定聯系,完善高中高校貫通培養、聯合育人機制,定期邀請中學師生走進成都中醫藥大學,了解中國傳統中醫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