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ms > 成都商報

1300歲“白果大仙”身體健壯!成都“古樹醫生”定期給全市古樹把脈
2023年09月11日 13:19 來源:成都商報 編輯:曹惠君
“古樹醫生”正在給“白果大仙”體檢
“古樹醫生”正在給“白果大仙”體檢

  如果你想體驗1300多年樹齡唐代銀杏的獨特魅力,可以到成都市百花潭公園走一走。9月初,這棵成都市內最大的古銀杏樹已果實累累。9日,當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走訪現場時,古樹枝葉茂盛,經常有圓潤的白果掉落在廣場上。

  經歷千年,這棵號稱“白果大仙”的古樹以健壯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眼前,每天和前來觀賞游覽的市民,呼吸著同一片天空下的氣息。這一天,來自成都市植物園的“古樹醫生”也來了。

  古樹是指樹齡在一百年以上的樹木,“古樹醫生”是守護古樹健康的一道防線。據了解,從大約十年前開始,來自成都市植物園的“古樹醫生”們便守護著全市9000多株古樹,其中就包括極其珍貴的“白果大仙”。

  “白果大仙” 診斷報告

  最新出爐的“體檢”數據顯示,盡管出現上述小問題,但是“白果大仙”枝繁葉茂,葉片的顏色和大小都非常正常。樹高11.2米,胸徑(直徑)2.2米;樹冠(冠幅)11.4米,其完整緊湊、豐滿均勻、層次分明,飽滿度達75%。

  ▶“醫生”為千年古樹體檢 雖有“小狀況” 但枝繁葉茂健康良好

  蹲在樹下,拉開卷尺,找到樹干距地面約1.1米處,測量胸徑(直徑)。再通過針測儀的鉆刺針,測量樹木的鉆入阻抗,輸出樹木生長狀況波形圖,鑒定樹木的年齡……樹干是否遭遇空心、腐朽、病蟲害,在“古樹醫生”王紅的心里很快一目了然。

  古樹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貴遺產,被譽為“活的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生態、經濟、文化和科研價值。然而像人一樣,古樹名木也會生病,王紅和同事此行目的,就是給“白果大仙”等古樹“把脈問診”。

  記者見到,診斷古樹身體時,王紅拿出了一件“神器”——電阻抗斷層掃描儀(簡稱 Picus)。原來,用Picus對古樹進行掃描,就和病人到醫院做B超一樣,可以結合實際判斷出古樹內部是否存在腐爛區域或空洞區。據了解,在使用Picus儀器檢測的古樹中,一般內部發生不同程度腐朽或空洞的古樹比例較高。

  經過“體檢”,王紅發現“白果大仙”的健康狀況良好,只是存在個別小問題。首先,經歷刮風下雨后,古樹存在物理損傷,一些部位的木質部已經暴露,底部受雨水侵蝕,也出現了木質部腐壞的情況。其次,樹上疑似有黃葛樹、白英和女貞樹的寄生情況,植物寄生會影響古樹的營養吸收。第三,古樹有少量的小枯枝,如果不及時修剪,有可能會誤傷游客。

  最新出爐的“體檢”數據顯示,盡管出現上述小問題,但是“白果大仙”枝繁葉茂,葉片的顏色和大小都非常正常。樹高11.2米,胸徑(直徑)2.2米;樹冠(冠幅)11.4米,其完整緊湊、豐滿均勻、層次分明,飽滿度達75%。

  ▶守護9000余株古樹名木 約10年前組建專家團隊 定期調查體檢

  百花潭公園的“白果大仙”被譽為鎮園之寶。

  遠遠觀看,大樹主干雖有中空但古兀有力,枝丫如巨傘凌空撐開,樹冠縱橫盤錯,密如蛛網的樹葉間碩果累累。清早傍晚站在樹下打太極或遛個彎,聽風劃過樹葉,都是不錯的選擇。

  1300多年來,古樹經歷過太多磨難,據園林工程師向可介紹,明代時期,“白果大仙”還可能遭遇過雷擊,但都堅強地挺過來了。

  很少人會想到,這棵堅強的千年古樹在歲月的流逝中,其抗病蟲能力和抗災害能力正在逐漸減弱。古樹能夠持續為成都城市增色的關鍵,就在于它身后的“古樹醫生”。

  據了解,大約10年前開始,成都市植物園組建了這樣一支特殊的專家團隊,對成都市的古樹名木進行健康安全性評估。王紅告訴記者,全市大約9000多株古樹,都需要定期進行調查體檢,“9000多是總的數目,采樣是逐年更換批次的方式進行,我們今年的任務是500株,其中就有‘白果大仙’。”

  近年來,四川省、市、縣三級人民政府陸續完成了年度新增名木和古樹的分級認定與公布,四川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匯總更新形成了擬發布的2023年四川省古樹名木名錄。記者從該名錄獲悉,涉及古樹及名木共71579株,其中古樹71482株,名木86株,古樹名木11株。四川是古樹名木資源大省,全省古樹名木中樹齡最大的已超過2300年,它們傲然屹立在公園寺廟、鄉野村頭,默默見證著天府之國的歷史發展與華麗“蝶變”。

  目前,成都市域范圍內古樹名木共有9000余株,其中名木有55株。在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的管理下,2014年,成都市植物園成立古樹名木保護團隊,承接了全市古樹名木的體檢及復壯工作。截至2023年4月底,累計跟蹤調查成都市古樹名木4959株,形成了古樹名木數據庫的基礎資料,也為管護單位的古樹名木進一步養護復壯提供了技術支撐。

  ▶保護古樹名木從身邊做起 發現古樹 及時聯系“古樹醫生”

  古樹名木被稱為“活文物”“活化石”,蘊藏著豐富的政治、歷史、人文資源。并且,古樹名木是森林和旅游的重要資源,對發展旅游經濟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經濟價值。閱古樹無數,“古樹醫生”們還經常把樹與人比較,因為這些古樹的生長規律,對于人的生存環境生活方式都可以借鑒。

  可見,古樹名木的管護是一項艱巨復雜的工作,涉及自然和人為等多個方面,雖是固定于天地之間的自然生物,但馴教不得,干擾不得。

  這些年,人們對古樹名木保護的意識日漸增強,但往往一些不得當的保護,成為了古樹名木的隱患來源,對它們的生存構成威脅。比如因為地面硬化過度、大量堆土、樹下或周邊使用除草劑、建房修路等破壞原生環境,導致古樹根系無法呼吸和正常生長發育,出現生長緩慢、甚至死亡的情況。

  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的祖先保留下來的這些“活化石”,想要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但是,作為后人一定要把古樹守護好,用現有的技術和措施,讓它延年益壽是可行的。

  作為一名普通市民,能為古樹名木的保護工作做點什么呢?首先,發現不能確定的古樹,可以聯系成都植物園的“古樹醫生”,他們會趕赴現場進行確認。其次,對于分布在農村地區的“神樹”古樹,對古樹周邊的土地進行硬化和設水泥祭壇等不當措施,都會嚴重影響古樹的生長,要堅決制止。

  需要提醒的是,依據《四川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在四川范圍內擅自砍伐或移植古樹名木,會遭到巨額罰款。具體標準為:擅自砍伐一級古樹或者名木的,每株處10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擅自砍伐二級古樹的,每株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擅自砍伐三級古樹的,每株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擅自移植一級古樹或者名木的,每株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擅自移植二級古樹的,每株處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擅自移植三級古樹的,每株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記者 戴佳佳 攝影報道

  (來源:成都商報)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一级视频在线免费播放。,欧美一级特黄高级视频,精品毛片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永久有效 | 亚洲影院午夜在线免费 | 亚洲午夜片手机在线播放 | 亚洲图丁香五月天婷婷 | 最新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